『ps:忽然發現我漏寫了一段劇情,導致有個坑很難補了。唔,反正書友們應該也猜不到,就當沒這回事吧,哈哈哈。』
————以下正文————
轉過年來,中原迎來了新年,魏國亦迎來了昭武三年。
由於當前魏國仍在跟中原諸國交戰,因此,國內慶賀新年的氣氛並不濃郁,想來魏人還是比較擔心這場戰爭的走向。
因為內朝的存在,縱使魏王趙潤此時遠在大梁並不在雒陽,但這絲毫不影響雒陽朝廷的正常運作,朝廷六部仍正常運作,區別僅在於官員心中多多少少有些惶恐與不安。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段期間,禮部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為了激勵國內的魏人聯合起來幫助國家度過這場劫難,禮部的官員們將各個戰場的戰報,無論勝敗皆刊印在紙張上,分發給目前仍在魏國手中的城池,讓國內的魏人們能明確得知交戰的過程。
唯一的例外,就是「秦國背棄盟約、不宣而戰」這件事。
這件事,禮部尚書杜宥思忖了許久,還是沒敢將其刊印出來,因為在他看來,此前百萬餘諸國聯軍的攻伐,已經令國人繃緊了神經,如今好不容易在絕境中看到幾許勝利的曙光,他魏國的盟國秦國卻又反水來攻打他們,他無法想像國人在得知這個噩耗後,會使國家出現怎樣的動盪。
因此,禮部尚書杜宥最終還是派人前往大梁,向他魏國的君主趙潤請示,在信使還會回來之前,他不敢輕舉妄動。
但是朝廷內部,包括垂拱殿內朝,卻已展開了針對秦國的好幾場商討。
不過說實話,似這幾場商討,其實意義並不大,因為他魏國的軍隊,目前已經全部投入戰場,甚至於在三川郡與潁水郡的北部,有二十餘萬接近三十萬的青壯年毅然投入軍隊,保家衛國,雒陽朝廷,實在沒有什麼可支援河西、河東的援軍了。
倒是統帥這方面,朝廷還有最後一個選擇,即南梁王趙元佐。
是否要派南梁王趙元佐前往河西、河東兩郡指揮當地的魏軍抵擋秦國的軍隊,這成為了內朝的主要商討話題。
在這一點上,內朝官員各執己見。
似杜宥、李粱、藺玉陽等人,皆不支持啟用南梁王趙元佐,因為南梁王趙元佐這個人實在過於危險,在有選擇餘地的情況下,還是不啟用此人為好。
再者,自禹王趙元佲過世之後,南梁王趙元佐的精神就每況愈下,未必有精力指揮與秦國的戰爭——這也正是南梁王趙元佐並未作為「討韓主帥」的根本原因。
而徐貫、虞子啟等內朝大臣則認為,河西的司馬安、河東的魏忌,相比較南梁王趙元佐終歸是遜色了一些,哪怕就是不給南梁王趙元佐兵權,只是讓他以參軍的身份去提點司馬安與魏忌,也總好過讓這位傑出的統帥之才閒賦在家吧?
爭論了許久之後,內朝大臣們決定先探探南梁王趙元佐的口風,順便看看他目前的身體狀況。
為此,禮部尚書杜宥請來了宗府的宗正趙元儼,以及宗令繇諸君趙勝,托這兩位去看望趙元佐。
趙元儼與趙勝接受了杜宥的託付,在正月初十這一日,一同去看望了南梁王趙元佐。
南梁王府離宗府並不遠,事實上可以說是緊挨着宗府,只相隔兩條小巷而已,倒不是趙潤有意叫宗府監視着南梁王府,只不過是雒陽當初在規劃時,專門劃出了一塊城東的土地,作為趙氏王貴的府邸。
像領着雒陽尉俸祿的安平侯趙郯,還有繇諸君趙勝,包括隴西魏氏,基本上都住在城東的這片區域,並非尋常百姓可以靠近。
乘坐馬車結伴來到了南梁府後,趙元儼與趙勝下了馬車,敲響了王府的大門。
此時,南梁王趙元佐正站在其書房外的池塘旁,看着那一池的冰水。
對此,府內的下人很是納悶,畢竟池內並沒有魚,但不知為何,南梁王趙元佐卻總是喜歡站在水池旁發呆,卻時常一站就是大半個時辰。
就像這會兒,趙元佐就負背雙手站在水池旁,默然地看着池中的冰水,仿佛能看出花來。
不多時,有一名僕人急匆匆來報:「王爺,宗府的宗正大人與宗令大人,前來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