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的環境,詭異美麗而寧靜,卻又有着莫名其妙的危險。
&旭,你們兩人準備好,等一會,我們就要到地球背面,就是背對太陽的一面,那個時候你將要到太空基地當中呆一段時間,大概要有3天時間。3天後,你們將跟隨下一班飛機返回地面。」劉海波的聲音沒有一點波動,事實上是在全心意的監護飛機的狀態。從製造到現在,崛起號航天飛機的起飛次數也不到20次,所以給飛機「挑骨頭」也是一項重要的任務。
沒有完美的事物,尤其是這樣的工業產品!更別說這樣的監控,也是對自己生命的負責。雖然說,現在已經是虛丹中期的高手,然而劉海波不認為自己能夠在太空活下來!對於任何一個沒有維生裝備的人來說,太空,就是一片墓地!
&什麼要等到了地球背面?」陳若妍很有眼色的說,看到譚旭眼中閃過的一點迷茫,主動問了出來。
&天飛機上面可沒有太空艙一樣的通道,等會需要打開駕駛艙,空間基地中的機械手臂會將你們握住,直接提出去。這時候會暴露在陽光下,一般兩分鐘的時間是要有的。而在太空中,陽光沒有空氣過濾,被直射兩分鐘,你可以蘸着調料吃了自己了!防護服也不是萬能的,航天,不容許有一點馬虎!」
喔……這個笑話好冷!當然,這也讓兩個記者明白了,原來太空真的是如此危險。當然,我們的戴旭記者很敬業,還沒有忘記同步直播。
很快,時間就來到了晚上。同步軌道的夜晚時間很短,當然這是相對於白天而言的,大概只有一個多小時。說明下,同步軌道一周時間是24小時,不是近地軌道的90分鐘。
然而傍晚時分,戴旭記者卻很悲催的,被吊在了太空中。
強有力的機械手臂將戴旭兩人從駕駛倉抓出來後,就這樣孤零零的放在太空當中。當然,這是戴旭的要求,要拍攝,太空作業的場景。
隨着光線開始變暗,天庭號太空基地一些艙門緩緩打開,穿着笨重航空服的作業科學家們緩緩走出太空艙,在機械臂和繩索的幫助下,開始笨重的作業。每兩人一組。
一個箱子被打開,卻發現這所謂的箱子竟然是光伏電池製作的,裏面還有別的一些已經完成了初步組裝的電池板。
一些細小的繩索將這些電池板串聯在一起,那是電線。打開的箱子在太空中仿佛天女散花,而那些作業人員更是飄蕩的好像是無所依靠。大家靠着柔軟的繩索艱難的聚攏在一起,笨拙的開始作業。
一個人手上套着螺絲刀,確切的說是比較堅固的六角螺絲刀,笨拙的從身上的盒子中,利用磁力挑出一枚螺絲,艱難的將兩塊靠在一起的電池板擰在一起。
這一刻,戴旭已經說不出話來,攝像機也只能是按照設定好的程序工作。笨拙的太空服,讓戴旭只能這樣做。
太空作業的艱難,第一次呈現在所有華人的眼中。而一些人也似乎明白了,為什麼強大的高手公司會選擇與國家合作。
打開後的包裹,雖然已經做好了大量的前期處理,甚至有些地方都是關節鏈接,然而部分地方,依然只能通過柔軟的電線鏈接。而就算是關節,也是需要用螺絲固定的。
一個只有一立方米大小的箱子被打開,卻展現出來大約有十平米左右的面積。只不過現在的這些組件都是自由的漂浮在太空當中的,要想完成作業,就需要將這些調皮的傢伙規整起來。
這在地面上是非常簡單的事情。然而在太空,卻極為麻煩,沒有重力吸引這些組件,就只能四處飛舞。而作業人員自己也是出於一種身不由己的狀態,只能通過輕微的扯動繩子來調整位置。機械手臂,終究有限。
一個作業人員輕輕地將頭頂的電池板與手裏面的對好,笨拙的用被宇航服包裹的雙手,將這些四處飄飛的電池調整到相應的位置;而另外一個,就笨重的用螺絲刀吸取一個螺絲,顫顫巍巍的將螺絲對準,一點一點的,以一次只能擰半圈的速度,緩緩地加固。
一個小小的箱子散開後,需要擰上超過100個螺絲。這樣的作業,在地面上,隨便一個懂事的,一個人十分鐘就能做完。然而在太空中,兩個科學家合作,卻依然忙了一個小時,直到太陽強烈的光線越過地球,照射在這裏。
還好,經過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