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和軒是荊州襄陽最大的酒樓,也是消息傳播最繁雜的地方,只見今日的酒樓賓客,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的聚集在一起,竊竊私語。
「聽說年輕的皇帝,想要廢掉劉荊州的州牧之位,今後這荊州只設京兆尹,不再設立州牧了。」一位儒士模樣的人神秘兮兮地對着圍攏上來的一群好事者說道。
「這不是赤裸裸的奪權嗎?你說這劉荊州忠心耿耿,迎年輕的小皇帝入我荊州之地,到底是為了什麼,啊,為了什麼,到了最後,這州牧的位子都沒了,我看最多就是能得到一個有名無實的虛銜罷了。」旁邊一位微胖發福的商人模樣的人憤憤不平地道。
此時一位四十多歲的士子模樣的人,沉聲道:「那倒也未必,即便劉荊州由於某種原因,無法反抗朝廷,但是江夏黃祖、南陽文欽、南郡魏延、以及蔡氏、黃氏、蒯氏等世家大族掌控的州郡,這些人一時半會都能歸順朝廷嗎?如今朝廷已經今非昔比了,心念故漢的人還能有幾何啊?我荊州之地很久之前就有人就曾言大將軍秦雍叛逆之徒,此人悖逆綱常,不為人子,可如今關西怎麼樣了呢,民政通達,百姓安居樂業,出征壯士人人敢戰,隱隱都有盛世將臨之勢,由此可見,民心歸附於仁者.心中有故漢者,除卻頑固至極之人,已然不多矣,荊州早晚會由這兩派爭鬥搞得民不聊生的啊。」
……
旁邊一位皓首銀髮的老者,一看就是那種長期居於上位之人,只是此時其身邊只有一位老僕隨伺在側,聞聽這些市井街巷之言,臉色越來越黑,一旁的老僕見狀連忙上前輕聲解釋着什麼,老者聽從老僕之言,神色稍微迴轉,但依舊難看。
正在此時,一位年齡約十八、九歲的年輕士子,羽扇綸巾,神情俊朗瀟灑,只見他徑直向老者主僕二人行來,走到近前,躬身拱手一禮道:「老丈請了。」
老者看着這個年輕人如此瀟灑風流,不禁從內心深處就產生一種親切之感,不由的緩和臉色微微頷首道:「年輕人,不驕不躁、不慍不火,謙謙有禮,確實難得,一起就座吧。」
年輕人聞言,又是一禮,不卑不亢地道:「多謝老丈。」隨即也不客氣,就在老者對面跪坐下來,隨意地吩咐小二上了一壺酒水,神情自若地自斟自飲起來。
「年輕人是何方人士啊?看你樣子應該讀過書,不知師從何人?」老者看着對面年輕人,總給人一種超然物外的淡然之感,不禁主動地挑起話頭道。
「晚輩諸葛亮,字孔明,徐州琅琊陽都人,師從司馬徽先生。」諸葛亮聞聽長者相詢,不敢怠慢,連忙拱手回答道。
「司馬徽,可是司馬德操,那位號稱水鏡先生的司馬徽?」老者聞言,不禁神情驚疑地問道,司馬徽可不是什麼泛泛之輩,他乃潁川陽翟人,當代名士,精通經學。有「水鏡先生」之稱,更何況其為人清雅,有知人之明,如今已經享譽天下。面前這個年輕人竟然是司馬徽的弟子,這年輕人可真不簡單了。
「正是恩師。」諸葛亮又一次拱手謙恭地道。
老者得到確認後,不禁慨嘆道:「荊襄之地,著名的兩大名士一位是你的老師,水鏡先生司馬徽,一位是龐德公,然此二人滿腹才華,卻只願效仿那閒雲野鶴,不問政事,若是二人中有一位願意出山輔助當今聖上收拾江山,那天下何至於落到如此境地啊。」
諸葛亮聞聽老者對自己的老師和龐德公如此讚譽,身為晚輩,連連向老者舉杯表示感激。老者見諸葛亮雖然年輕,但卻一副溫文爾雅的模樣,十分歡喜,不禁又問道:「孔明,我就叫你孔明,你不介意吧?」
諸葛亮連忙道:「先生比亮年長,稱呼晚輩的字,乃是理所當然之事,孔明心下只有歡喜,何談介意。先生只管隨意便是。」
「嗯,好,孔明,不知你平日都讀那些書,學的如何?」老者此時已經動了愛才之念,既然你司馬徽不願意出山為朝廷效力,若是你的弟子學有所成,在朝中為官,也是一樣的。正所謂名師出高徒,想必司馬徽看重的人,應該也不會差道哪裏去。
諸葛亮兩隻晶亮的明眸,稍微一動,便明白老者問這句話的用意,也不隱瞞,坦言道:「晚輩先祖諸葛豐,曾任西漢司隸校尉;家父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亮雖年幼孤苦,但也從叔父哪裏繼承了幾分家學,平日酷愛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