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你提供的《天下梟雄》小說(正文 第二十章 君心似虎)正文,敬請欣賞!
。
宇文述和段文振都退下去了,房間裏只剩下楊廣和楊雄兩人,楊廣背着手站在窗前,凝視着窗外黑沉沉的夜,楊雄不敢吭聲,房間裏十分寂靜。
也不知過了多久,楊廣終於開口了,他的聲音有點嘶啞,「朕只恨可以相信的人太少。」
楊雄不知道聖上為何感嘆,還是不敢吭聲,楊廣輕輕嘆了一口氣,為了高麗戰役,他殫盡竭慮,數月的操勞終於使他顯得有點筋疲力盡了,他坐回了龍位,疲憊地閉上眼睛。
過了良久,楊廣又徐徐道:「甘州總管屈突通、涼州總管樊子蓋、豐州總管楊元慶、代州總管馮孝慈、幽州總管元弘嗣,這五大邊鎮總管的兵力加起來超過了二十萬,都是精兵強將,可中原腹地的軍隊已經所剩無幾,邊重而腹空,國之大忌,朕很擔憂啊!」
楊雄心中有點受寵若驚,聖上能對他說這些心裏話,就足見對他的信任,他也隱隱感到,聖上召他來,極可能和這件事有關,他小心翼翼道:「陛下,臣覺得他們都是大隋棟樑之臣,不會有不臣之心。」
「不是這個問題。」
楊廣又嘆息一聲,「若他們膽敢有不臣之心,朕早就把他們殺了,他們這五人,每個人在其位皆呆了五年以上,都有了根基,假如他們的部將欲圖富貴,擁戴他們謀逆,朕就擔心他們身不由己。」
楊雄之所以在皇族中能一直受寵,長盛不衰,很大程度上就是他摸透了楊廣的心,楊廣表面寬容,實則猜忌心極重,尤其對皇族猜忌尤甚,他最終信任的皇族,也只有自己和兄弟楊達。
楊雄心裏很清楚,楊廣看似猶豫,其實已經做出了決定,在這種情況下,沉默就是最好的態度。
楊廣又道:「屈突通和樊子蓋都是老將,資歷深厚,樊子蓋可為兵部尚書,段文振則調為幽州總管,屈突通為右驍衛大將軍,兼長安留守,馮孝慈資歷稍淺,朕準備任命他為清河郡太守,就是楊元慶,朕有點猶豫不決。」
楊雄已經明白楊廣說得是三兒子楊師道,他更不敢多言。
楊廣看了他一眼,緩緩問道:「如果朕讓師道兼任豐州總管,觀王認為他可能勝任?」
楊廣的態度並不肯定,帶着一絲試探的語氣,顯示出他內心的猶豫,雖然齊地的匪患並不嚴重,可以暫時不用元慶來剿匪,但宇文述的暗示卻又讓他生了憂慮,楊元慶在豐州呆得太長了,長得足以讓他建立起對抗朝廷的威望。
以前他就有這個想法,但那時他對楊元慶頗為信任,但自從他決定征高麗後,他對楊元慶就有了猜忌之心,這種想法也就更加讓他不安。
他已經決定把楊元慶調走,可如果調走他,又由誰來接任?楊廣心裏委實拿不定主意。
楊雄卻嚇了一跳,原來聖上竟然想讓自己的兒子來接任豐州總管,如果是涼州總管或者甘州總管他都千願萬願,可是豐州......
且不說楊元慶給他送了一筆厚禮,若奪楊元慶之位,使他面子上過不去,更重要是他兒子是文官,武力不足,而豐州又是突厥南侵的重點區域,一旦突厥南侵,他兒子擋不住,丟了豐州,免官是小,萬一死在豐州,他可承受不起這個打擊。
他很清楚自己兒子的狀況,畢竟資歷不足,讓他為五原郡太守最為適合。
楊雄腦海里迅速閃動着應對之策,他知道不能明着拒絕,但他也不能答應。
「陛下的厚愛臣感激不盡,師道從小好文厭武,不像長兄文武雙全,若讓他帶兵守豐州,臣擔心他侍旎住豐州,尤其現在聖上要打高麗之戰,中原兵力空虛,突厥人必虎視眈眈,這時候更需要能鎮御突厥的大將戍邊,楊元慶威震突厥,若把他調離豐州,臣擔心豐州有失。」
雖然楊雄的話很有道理,但楊廣卻不是這樣想,他微微冷笑一聲道:「當初朕試探他,想把豐州分為數郡,他卻以不便防禦,漢朝舊制來搪塞朕,說到底他是不願其他人來分享豐州,可豐州是他的嗎?朕本來很信任他,可他卻經不起試
第二十章 君心似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