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情勢膠着,五皇子得到一個消息,大皇子正在大範圍的囤積糧草。
兵部向來是大皇子的地盤,五皇子能得到這等消息,消息來源不言而喻,五皇子只與妻子說了,謝莫如心知此事定是永安侯漏給五皇子知道的,謝莫如對於大皇子此舉倒頗為讚賞,道,「大皇子身邊也不乏明白人哪。」戰時,糧草是永遠不嫌多的。
五皇子道,「還有件事,大哥近來又去拜那坑神了。」
&麼坑神?」
&是管着茅坑的那神仙,叫啥紫,啊,紫姑的!」五皇子道,「大哥一向篤信坑神。」
謝莫如雖然一向於神佛上不大信,但對大皇子的心思倒是能猜到幾分,她道,「帝都這般亂,大皇子不可能不想渾水摸魚的。」
五皇子道,「甭管誰回朝誰留江南,這事兒,不好再拖了。」他準備再進宮同他父皇說一說。
五皇子一向關心國家大事,哪怕碰一鼻子灰,他想說的不讓他說,那得憋死。五皇子就進宮找他皇爹叨叨去了,同他皇爹道,「當初兒臣就藩,特意請父皇賜予軍政之權。說句老實話,當初倘兒臣去了閩地,叫兒子只做泥塑木偶,不理軍政,兒子心裏也是不得勁兒的。太子素來英明,吳國公也是有見識之人,南安侯為宿將,三人皆身份高貴,太子既有意指點江南兵事,倘與南安侯意見相佐,兩人怕是都不痛快。這般膠着,反給小人可乘之機。」
&你說怎麼辦?」穆元帝也頗是煩惱,尤其太子親自上本與南安翻臉,這種事讓穆元帝看來,實在太過唐突。
五皇子道,「快刀斬亂麻。不令太子回朝,便調回南安侯。」
&安一旦回朝,前線無大將,戰事要怎麼辦?」
&子也是與父皇一個心,所以先前是想請父皇召太子回朝的。但太子威信,不容置喙,委屈了誰,都不好委屈太子的。」五皇子嘆道,「兒子資質有限,想了許久,也想不出兩全其美的法子。」
&安侯在江南整飭一年有餘,就是現調了誰去接手,且得熟悉一段日子的軍務。何況,軍政一體,總督巡撫必要配合,這仗才能打。江南現下是督撫不和,太子對南安侯頗有微辭,要兒臣看,長痛不如短痛,父皇總需取捨。」
穆元帝雲淡風輕道,「你去江南如何?」
五皇子面露驚容,卻很快沉下心來,想了想,認真道,「要是最初,父皇着兒臣過去,兒臣倒還有幾分把握。現下過去,兒臣對江南一無所知,也不過是做個擺設。父皇也知道,當初兒臣舉薦過南安侯,倘兒臣去,必要換下吳國公。兒臣不是說吳國公不好,但,若不換吳國公,便要找一位能與吳國公合得來且能打仗的將軍。不然,這仗沒法打。」
穆元帝道,「看來你是舍取之道。」
五皇子老老實實的說,「兒臣要再想出好法子,再來跟父皇講。」
哎,五兒子是真擔心江南局勢,好歹還有個主意,比那些沒主意的強得多,穆元帝也未多加苛責。
不得不說,穆元帝現在還有着能調和太子與南安侯的信心。
五皇子垂頭喪氣的回府,穆元帝的小知音謝莫如就說了,「陛下或許覺着,江南未曾敗壞至此,太子與南安侯之間的矛盾尚能化解。」
是的,穆元帝是打着化解二人矛盾的主意的,只是一時未想好人選。原本穆元帝是想着讓哪個兒子過去勸一勸,可想遍幾個兒子,大兒子生性唐突魯莽,四兒子是南安侯的女婿,立場偏頗,五兒子是舉薦南安侯的,又一向主張召太子還朝,三兒子倒是中立,可三兒子那溫文的性子,穆元帝又不放心。至於六兒子,還在山溝里做長工呢,穆元帝根本沒考慮過他。
兒子不行,穆元帝便在大臣里選了。
還真給穆元帝選出個極恰當的人選:永安侯。
永安侯,諸皇子的姑丈。論輩份,還是南安侯的表姐夫。且永安侯兩子皆在南安帳下聽用,太子對這位姑丈也很尊重,穆元帝就琢磨着,自己寫封手諭,命永安侯南下,調解一二。
這是穆元帝不願失去陣前大將——南安侯,更不願令太子威望受損的,所想出來的唯一的萬全之策的。
穆元帝殷切的對自己的妹夫交待一番,你說把永安侯給難的,他倒不是怕辛苦,就怕自己沒本事勸動太
243.交鋒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