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閱讀)
隨着曹劉兩家簽署了真正意義上的停戰協議,曹操也由此從連續多年的征戰中解脫出來,他已年近花甲,來日不多,但他還有很多要務需要處理,他需要讓人民休養生息,恢復國力,還需要處理好魏國和漢朝的關係,也需要進行後三十年的權力佈局,但更重要是的,他要明確繼承人。
在選擇繼承人這一點上,事關重大,曹操遲遲下不了決定,雖然他任命長子丕為副丞相,代他處理政務,甚至還住進了原來的丞相府,在很多人看來,長子丕就已經是世子了。
但實際上,曹操並沒有決定由長子繼承自己,他還在長子和三子之間來回搖擺,長子冷靜、理智,作風果斷,這些優點令人讚賞,但長子的缺點也同樣明顯,薄情寡義、野心勃勃,城府極深,甚至還有點偏信奸佞。
這裏的奸佞,曹操認為是華歆,雖然華歆很能幹、聽話,是一條得力的走狗,但曹操卻並不喜歡此人,此人缺乏忠誠,整日揣摩上意,投其所好,若不是曹操還需要這樣一條走狗,早就將他宰了。
但長子丕卻明顯很信賴此人,這讓曹操不喜,但他又不想提醒長子,他擔心長子為迎合自己而隱瞞本性,最後讓他選擇錯誤。
相比之下,三子曹植卻是性情中人,待人真誠,率性而為,有抱負,有大志,有一顆憐憫天下人之心,曹操極為喜歡他,認為他酷似自己,所以曹操又想立曹植為世子。
不過曹植的缺點也同樣明顯,太過於理想,毫無城府,沒有馭人之術,他若為魏主,不出一年,魏國就會被劉璟所滅。
想到劉璟,曹操又忍不住生出無限感概,若劉璟是他的兒子,他就會毫不猶豫以魏代漢,他絕不會擔心魏國的前途,可惜,劉璟是他的大敵,是魏國的致命威脅,他的長子丕和三子植,都不是劉璟的對手。
後堂內,曹操正和族弟曹仁商議練兵一事,曹仁的態度很明確,雖然停戰協議是五年,但最多只能維持三年,所以練兵備戰是當務之急。
「丞相,我主張學習漢國最近實施的民團辦法,一方面實施精兵戰略,將常備軍維持在十五萬,可以使每個士兵身上耗費的軍費更多,有利於訓練出精兵,同時組建民團,使農民不離家,不離田,卻同樣能得到軍事訓練,一旦戰爭爆發,可以大量徵召民團後備軍,將他們轉為正式軍,這樣既可節約平時軍費,也有利於我們集中力量訓練精兵,漢軍已經開始實施,我們完全可以照搬。」
曹操也很了解最近漢國頒佈的《民團令》,目的是化兵為民,對節省軍費,恢復生產有着重大意義,不僅是曹仁,包括陳群在內的很多文臣也提出效仿漢軍民團令。
曹操點了點頭:「你說得不錯,我們確實應該學習劉璟的一些好措施,比如匠學,比如墾田令,還有就是民團令,我已告訴丕兒,命他也組織官員商討後推行。」
「丞相知道劉璟平定羌氐之事嗎?」曹仁又小心翼翼問道。
「我時時在關注。」
「其實我覺得可以利用胡人,挑起河朔和關內的」
不等曹仁說完,曹操便擺擺手打斷了他的話,「丕兒也給我提到過利用此事,被我否決了,雖然我和劉璟是仇敵,但在恢復漢王朝對邊疆的統治上,我完全支持他,當年我北征烏桓,劉備向劉表建議趁機襲擊的許都,劉璟卻堅決反對,我記憶猶新,子孝,在民族大義上,我們不能犯錯誤。」
曹仁羞愧地低下頭,「卑職明白了。」
曹操又嘆口氣道:「雖說我利用氐胡騎兵來阻截他北上,但也只是利用,一旦利用完,我同樣會掃平氐胡,只是劉璟比我走得更遠,居然把西海高原和河曲地區都劃歸了中原王朝,我想河朔和關內他也絕對不會放過,遲早會收復舊地,現在我的當務之急是恢復民生,然後確定下世子,不能再拖了。」
曹仁心中一驚,連忙低聲道:「丞相覺得長公子還不適合為世子嗎?」
「丕兒當然不錯,但我也覺得植兒不錯,所以在猶豫,到底立誰為世子更好?」
說到這,曹操瞥了一眼曹仁,見他欲言又止,便笑道:「你是他們叔父,不妨說說你的意見?」
曹仁知道曹操精明無比,很多事情瞞不過他,他沉吟片刻道:「丞相知道發生在長安的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