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打造的《漢江怪物》已經沒有回天之力了,這個夏天註定將屬於《那些年》,儘管還是有一些所謂的大前輩,仗着身份,不斷的放嘴炮,但是《那些年》的質量擺在那裏,究竟如何,人們自有公論。
甚至都不用NRG公司自己公關,那些被電影打動的影評家就已經自動挺身而出,朝那些嘴炮大前輩,展開攻擊,同時又是一通對《那些年》的肉麻讚美,順便又刺激了一下電影的票房。
作為NRG公司現在的執行理事,李孝貞也不明白那些影評家,記者為什麼這麼吹捧《那些年》,雖然在看過之後,她也覺得這部電影真的很不錯,她也同樣被感動了,但也不至於,在韓國社會引起這麼大的反應啊!
倒是李俊熙對這一切看得格外通透,人們之所以如此追捧,其實根本原因,只是好久沒看到過這樣文藝腔調的國產影片了。
受荷里活電影的衝擊,同時也受到荷里活電影的影響,現在的韓國電影人都在盲目的追求大片效應,甚至都忽略了電影本身。
人們走進電影院不是為了看特效,而是為了看故事,《那些年》講的正是一個故事,而且還是能夠引發人們共鳴的故事,電影中的那些人物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人們在觀看電影的時候,很容易在這些人物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尤其是,這部電影高樹的大旗是青春,每個人都年輕過,年輕的時候,肯定都有無法抹去的回憶,所以人們對《那些年》怎樣的追捧,也就都不為過了。
在逼人的青春面前,即使那些影評家的文字再怎麼肉麻,都顯得相形見絀,誰讓陽光下的小清新氣場那麼大。就像是柳妍熙的臉,就那麼逆着光,淺淺一笑,無論男女就只好大呼「正點」了。
當然。青春,若只有柳妍熙一種淺笑,難免單薄,青春,必然是同一主題的笑的重奏。金夏石露大牙的壞笑,扮鬼臉的大笑,痴痴的傻笑,又憨又無敵的傻笑。
倘若沒有錯過,那些看電影的人又怎會感動的稀里嘩啦啊。
有人說,初戀就是用來壓箱底,用來緬懷,用來在某個溫暖的秋日午後拿出來曬曬,或是每個人心底最柔軟的那道疤,在某個莫名的深夜獨自觸摸獨自流淚。初戀,就是用來錯過的,正是,錯過,成全了初戀的美好。
只是,初戀,青春,這樣私密的東西,倘若冒險拿出來示人,說不好會讓人嗤笑。
李俊熙很聰明。他知道70後、80後、90後們要什麼,他是個心思細膩的人,深諳各個時代人心的柔軟之處,他讓70後看久遠的回憶。看大雨中陰差陽差無可避免的失去,看地震那夜拼死奔跑,只為給最愛的人撥通的電話。
讓80後看正在失去的青春,看白襯衣白球鞋的年代,看初戀女友婚禮上的感天動地的「驚鴻一吻」。
而讓90後看無傷大雅的惡作劇,各種耍帥各種搞笑和打飛機。看很Diao的家中裸體行走,看這些形形色色人物的漫畫群像。
李俊熙用他卓越的文字功底,為觀眾奉獻上這道小清新的美味。
而那些愛的小細節,那件被她用筆戳壞的白襯衣,那盞為她放飛的孔明燈,就好比發黃的老照片,無論是掛在牆上,還是小心珍藏在相冊里,還是埋藏在記憶深處,總是人生最美妙的一筆財富。
男孩,一旦愛上,會把愛的女孩,當成世上最純潔的聖女,小心供在心的祭壇,怎有勇氣去牽她的手,吻她的唇,總以為,愛她最好的方式,就是為她流血,總以為,唯有血才配上她高貴的愛,他會為她格鬥。
而女孩,一旦愛上,總想把自己當成祭品,獻祭給自己最愛的那個人,她一心只渴望他世俗的「愛的蹂躪」,好讓自己感到他愛的強烈好,讓自己在自虐式的愛中,獲得最深的安全感。
正是,這種初戀時,愛的太美好的人,都會犯的男孩的聖女情結,與女孩的妓.女情結的錯位,讓他們彼此最終錯過。
李俊熙最高明的地方,就是片中選擇對性的處理方式,對「勃.起」漫畫式描寫,上課打飛機的無厘頭小把戲,父子二人赤.身.裸.體行走的家庭傳統,男生澡堂同.性.愛的隱晦,以及宿舍集體看A.V打.飛.機的鬧劇,都不禁會讓人會心一笑的同時,又無不迎合了當下對性的調侃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