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現場互動
吹歌是阜安的一項傳統民間項目,同時也是阜安老百姓最為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
只是,像張根生和孟大海這樣的「高手」,平時那是難得一見的。大多數時候,都是一些草台班子下村走「白台子」,吹那些個老套的曲目。近年還流行吹一些流行歌曲,但總體上那些「喇叭匠」的水平極低,吹的沒什麼美感不說,跑音錯拍也是常事兒。
即便如此,對於村民來說,這也是難得的熱鬧了。喇叭的聲音很大,能聽出三、五百米遠,每次哪家裏有什麼事兒請了喇叭匠,都會引來一大幫子村民看熱鬧。
不過,今天聽了張根生和孟大海的這段喇叭,這些村民算是「開了眼」了。
在節奏強勁、聽着讓人血液沸騰的dj伴奏下,兩位老藝人一左一右,一穿白一穿紅,吹的是讓老輩人耳熟能詳的《沿着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這首本就節奏明快的歌曲,在嗩吶的表現下,煥發出了一種全新的光彩。那「滴滴答答」的小喇叭,聲聲都像是勾着人的筋兒,引着人的魂兒,一句緊着一句,一句美似一句,脆的像是掉在地上摔八瓣的水蘿蔔,亮得像那正當午的太陽,這麼過癮、這麼帶勁兒的小喇叭,他們平時哪裏聽得到?
更別提兩位老藝人一邊吹,一邊還玩起了「花活兒」,那手快得像是變戲法兒似的,一會兒的功夫就把喇叭口拿了下來,套在手指頭上滴滴轉,而那喇叭聲竟是絲毫不亂!
「嘿,太絕了!」
「這才叫功夫!」
「就是,聽聽人家吹的,那才叫喇叭呢!」
「趕緊讓二剛過這邊兒看來吧,再不看就演完了。」
……
兩位老師傅賣力的演出,不時引得下面爆發出陣陣叫好之聲。而那嘹亮的喇叭聲,也順着百威雙十五大功率舞台音響,傳出了老遠。不少還呆在家裏或是在地里干農活兒的村民,也都被吸引了過來。
村北大老張的台子上,此刻兩個女歌手也正在那兒又唱又跳呢,夏天本來就熱,這兩個人穿得又很「清涼」,配合着那「勁爆」的舞姿,也引得不少圍觀的村民發出陣陣起鬨的聲音。
兩個女歌手唱的很「野」,她們本來就是夜總會裏的點歌女,白天偶爾也客串一下這種野台子。什麼唱功音色之類的完全談不上,就靠着衣着夠「露」,動作夠「辣」吸引眼球,你別說,在這種野台子上演出,這兩點還真是「百試百靈」,每每都能迅速聚集起大量的人氣,那些小年輕們更是被他們惹火的動作撩撥地不時大聲起鬨,吹口哨!
「酒干淌賣無,噢!酒干淌賣無,嗬……」在兩個人那不算動聽的歌聲里,還不時夾雜着一些無意義的喊聲,黑色皮裙下露出的白花花的大腿,「咚咚」地跺着木板搭成的台子,發出巨大的響聲,讓人不免為那木板的承受力擔心,生怕它們突然斷了,讓這兩位唱得正歡的歌手掉下去。
家裏有小孩的父母,只是看一眼舞台上的演出,就趕緊把自己家孩子拉開了,台上那兩個姑娘,穿得實在是有點「傷風敗俗」啊,這不帶壞孩子麼?
只有那些吊兒郎當的無業游民小混混們,一個個看得過癮,起勁,不時起着哄。
「二子,別跟這兒看了,上村頭看去吧,那小喇叭吹得,絕了,你是沒看到啊,趕緊的,去晚了看不着了。」一個二十郎當歲的小青年,騎着自行車飛快地跑過來,拉了拉人群中一個看熱鬧正來勁兒的瘦子。
「不去,這跳得多帶勁啊。」二子頭也不回地說道。
「嘿嘿,你是看人家大腿白吧。不是我說,二子,這種貨色你也看得上,你是沒看到那邊那個主持人呢,長得跟仙女兒似的,就這樣的女的,來一百個也比不上人家一根小指頭,嘿嘿,我可是好心來叫你的,不去拉倒,我可得趕緊回去看節目去了。人家那是縣裏來的藝術團,水平高着呢,這是啥破玩藝兒啊。」送信兒的那小青年見哥們兒不去,撇撇嘴,蹬上自行車回村頭了。
村里不大,騎自行車從村頭到村尾,總共也就一分鐘用不上的事兒,是以不時有那好熱鬧不嫌麻煩的,來回兩頭竄,看着哪頭的節目好就看哪頭的,還一個勁兒的在兩邊傳送着消息,那邊如何如何了,那邊又演什麼演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