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年多的發酵醞釀和岳陽的大力支持,它已經從一個每期發行量不足三千份的小報到如今發行量達到每期三四萬份的大報,可以說如今大明十三個省份都建立它的分社。相比之下以和《大明時報》打擂台為己任的《金陵時報》無論是設備更新還是投資力度來看都遠不如大明時報,如今已經被《大明時報》遠遠的拋在了後面。
看到崇禎拿起報紙仔細的閱讀,王承恩知道一時半會皇帝是不會再理會自己的,於是便很識趣的退了下去。
只是他卻沒留意到,崇禎剛一拿起報紙就看到被頭版頭條的題目給吸引住了,而這個標題就是《醜陋的讀書人》
崇禎剛一看到這個標題就感到天雷陣陣眼前一陣眩暈,大明時報這是要自絕於天下的節奏嗎?
他使勁晃了晃腦袋繼續看正文,只見正文第一篇就講到:「我大明但凡士子便言要與君王共治天下,可大明養士二百餘載,直至今日大明有讀書人不下十數萬,可至此國難當頭卻未見一人能為國挺身而出。大明如今外憂內患,朝廷每年賦稅不過區區四百萬兩,今上每欲對商賈士紳徵稅,大明的讀書人就會全都跳出來反對,開口便是莫與民爭利,然皇上問眾臣有何法子時卻又齊齊閉嘴,最後只有乾巴巴之一句增收田賦。
可吾等皆知我大明百姓皆苦,朝廷若是增賦一分。地方惡吏便敢多收三分四分,而今大明流寇四起,但這些士子卻視而不見。吾着實不明白,為何百姓早已困苦不堪還要增稅,而那些每日裏花天酒地家財萬貫的商賈與士子卻偏偏一文錢不用上繳給朝廷,卻還振振有詞的說此乃祖制。大明養士二百餘載難道就養出了一群酒囊飯袋嗎?
世人皆言魏忠賢閹人誤國,可據吾所知魏忠賢當朝時遼餉從未短缺,韃子也從未踏入我大明邊境一步,魏忠賢被誅時我大明普天同慶曰天下太平矣,於是乎一群所謂之正人君子把持了朝政。只是好景不長,韃子的騎兵便入我大明如入無人之地,難道這就是我大明士子所說的天下太平嗎?閹人尚且能拒敵與大明境外,可這些所謂的讀書種子卻只能放任韃子入我大明腹地燒殺掠奪,嗚呼……悲哉……」
「混賬……這個混賬……」
看到這裏,崇禎只覺得心頭一陣火起,這個岳陽還真是敢說啊,連他這個皇帝都罵進去了,這不是在罵自己識人不明。用的人連一個閹人都不如嗎?好吧,我忍……再看這個混蛋還寫了什麼。
其實何止是崇禎,此時整個大明都被岳陽寫的這篇《醜陋的讀書人》給驚呆了,自從開天闢地以來。還從來沒有誰敢這麼直白的痛罵讀書人,這不是和一個兩個或是一群人做對,這是要和整個讀書階層做對啊!
緊接着,這片文章又寫道:「我大明今天外有韃子肆虐。內有流寇橫行,可縱觀天下卻只有應州府岳陽一人挺身而出外拒韃子內剿流寇,而今正欲為朝廷盡力多徵收些賦稅為君分憂。近日濟南商賈和一些所謂士子為了蠅頭小利卻公然罷市擾亂朝綱,陽逼不得已之下派兵彈壓,卻被當成了滿朝的公敵,悲呼……我大明士子眼中莫非除了這些阿堵之物外就再無其他東西呼?」
岳陽這片滿篇白話的文章一出,猶如一記悶棍狠狠的打在了大明無數人的頭上,打得那是直冒金星,至此大明士子身上最後一層遮羞布就這樣被岳陽毫不留情的扯了下來。
其實在發這篇文章之前武清等人也勸過岳陽,要是這篇文章一刊登出來他和讀書人可就徹底撕破臉皮,對他今後的可是很不利的,但岳陽對於這種觀點卻是嗤之以鼻。在岳陽看來,這些大明所謂的讀書人是最沒有節操的一群人,在另一個時空裏滿清入關後殺人多不多?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殺的人那叫海了去了。世人皆說後世南京大屠殺為二十世紀最大的屠殺,可是卻不知早在幾百年前滿人已經把這事幹過了,而且乾的還不止一次。
按說滿清人殺得那麼狠不是把天下人都得罪了嗎?但事實上那些讀書人對這些事就像是集體換了失憶症似地,最早響應滿清號召剃頭留辮子的就是這些人,換起滿清服飾來那叫一個快,指望這些人有骨氣無異於天方夜譚。
總而言之,當岳陽把這個炸彈扔出來後,整個大明的讀書人全都炸開了鍋,整個士林都亂成了一鍋粥。
尤其是在《大明時報》的大本營金陵,岳陽親自寫的
第三百九十七章 開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