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卡倫挑選的很辛苦。
而諾頓出版社的推銷員們,一個個上門介紹更是辛苦。
有資格給未出版書籍做評價的都是高端教授,有些人比較好說話,你寄封信就行,但大多數人也許並不會因為一封來自出版社的信,就花費十幾個小時乃至更多的時間去閱讀一本下未出版的書籍。
必須有來自諾頓出版社的熟人,一個個的介紹《基因組學》給他們。
經理丹尼爾想要二十人到三十人來評價楊銳的《基因組學》,他的秘書卡倫就不得不挑選出一兩百人的名單,而諾頓的推銷員們,又不得不一一嘗試。
即使如此,他們也幾乎無法得到三十人的數量。
教授們很忙,哪怕有所空閒,也不一定願意用來讀書。
推銷員們只好多次上門,用盡各種方式,讓教授們願意閱讀它。
這並不容易,但銷售工作就是如此,通常來說,閱讀並且給某本書好評的教授,往往會對這本書網開一面,即使它比競品更弱勢。
那些並不是最好的教科書,經常就是通過這種方式賣掉的。
甚至於,有些教科書一年就賣給一所學校的也有。
而在美國,售價極高的教科書,只要有人要,就能賺錢,20美元或者30美元的教科書在美國是基礎價,150美元甚至200美元的教科書也屢見不鮮,這當然不止是因為美國的教科書印刷精美,或者美國的消費水平如此,在一門課通常要兩三本教科書的美國大學裏,一年一千美元以上的教科書支出是普通美國學生都承擔不了的。
美國教育出版的特殊性,使得任何一家出版社都需要一些生存之道。
諾頓出版社的生存之道,是他們的終身僱傭制,就像是日本企業一樣,諾頓出版社的員工幾乎是終身受僱的。
而他的推銷員們,也是出了名的堅強。
作為一家中型出版社,保守而違反普通美國公司經營方式的諾頓的推銷員們,幾乎問遍了行業內的基因生物學大拿。
任何一個研究領域所能容納的學者數量都是有限的,而能容納多少學者,其實是由研究領域的熱門度,而不是領域的重要程度來決定的。
這很容易理解,只有熱門的研究領域才能養得起數量眾多的學者,比如50年代到60年代的抗生素研究,那簡直稱得上是全球皆兵,全球每個國家的每個大學,只要有醫學和生物學研究的,就沒有不研究抗生素的,當時,這東西可是被看做治癒疾病的希望,解決人類生老病死的終極答案,就全球範圍來說,抓1000萬名從業者,100萬名研究者,1000名知名教授不成問題。
但是,到了80年代,抗生素的研究規模恐怕連50年代的十分之一都沒有,進入21世紀以後,抗生素研究早就被學者們丟到腦後去了,為什麼會有「超級細菌」的存在,不僅僅是因為濫用抗生素,還因為缺少人力去研究新的抗生素,以21世紀的醫藥企業的能力,如果超級細菌真的蔓延開來,新型抗生素開發也就是幾個月,最多兩三年的功夫。
同樣是在80年代,參與自身免疫疾病的研究的學者,一隻手就能數的出來,比如研究愛滋病的權威學者,也就是楊銳在美國遇到的那幾條,再多也多不到哪裏去。但進入21世紀以後,又有多少研究者在玩愛滋病?全球各個高校,研究機構,生物公司和醫藥公司,100萬人都是小數字。
基因生物學作為一個大的研究方向,在80年代還是比較受到關注的,基本每個有生物系的學校,都會有人做相關研究,但要是按照中國的省級實驗室的標準來看的話,即使是美國,很多大學也等於沒有人做相關研究。
大拿自然是更少了。
推銷員們用了一周時間,問了一圈以後,卡倫不得不向經理丹尼爾報告:「楊銳的新書,《基因組學》,您想要的人數,我們恐怕湊不夠了。」
「三人都沒有?」丹尼爾有些失望。
卡倫微微搖頭。
「二十個?」
卡倫再次搖頭。
「十個人?總有十個人吧!」
「十二個人,比普通的教材要容易推銷一點,
第七百三十三章 推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