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不是很複雜的技術。」納森是資深研究員,如果不是達爾貝科的挽留,他現在很可能已經去了某所大學做教授了。
而在學術方面,納森向來以直言出名,即使達爾貝科下了命令,他依舊道:「用熒光標記代替同位素標記,聽起來不錯,會讓實驗結果更直觀,但太麻煩了一點。要由檢測器加以辨認和監測,這樣的檢測器,目前並不存在吧。」
達爾貝科道:「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檢測器。」
「恩?」
「納森,我們希望為人體基因組計劃申請的總經費是30億美元,我們會開發出一種檢測器的,假如熒光標記有意義。」
「讓四種鹼基分別發出四種顏色的光,當然,這肯定是有意義的,如果檢測器效果好的話,能夠節省下大量的人力。前提是我們不用花費太多經費,開發出檢測器。」
達爾貝科嘆口氣,道:「納森,你是實驗室里的天才,但對項目全局總是領悟不夠,我們做人體基因圖譜,最終不就是為了標出四種鹼基的位置關係?我們要測30億個鹼基,所以,只要熒光標記法清晰準確,沒有明顯的衝突,我們就應該拿出大價錢來研發檢測器,從而採用自動化的方式,你說對嗎?」
「也許吧,但是這個人……還是一名中國人,他也不是很確定這種技術,他僅僅是假設而已……」
「所以才讓你來驗證呀。」達爾貝科一臉無奈。
「好吧,我來驗證。」納森明顯有些不情願的道:「不是每一種美好的想法都能驗證通過的。」
「楊銳,也是寫這封信的中國人,已經在《cell》上發表了論文,你之前看到的pcr的技術,也是他做的。」達爾貝科整天盯着基因學的內容在看,自然是知道楊銳了。
納森卻是個實驗室宅,只是皺皺眉,就回去做實驗了。他本人在cns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的論文已有五篇,以第二作者以下的身份參與發表的論文超過15篇,對楸一篇cell並不放在眼裏。
不過,一篇cell也是能說明問題的,最起碼,就像是達爾貝科要求的那樣,這是一篇值得驗證的假說了。
達爾貝科回到自己的寫字枱,伏案寫了一封短訊,寄回給楊銳。
信中,達爾貝科表示自己願意了解pcr的相關問題,但在兩三句話以後,達爾貝科就將內容聚焦在了熒光標記方面。
他想了解更多的有關熒光標記的研究,而不是pcr——學者們也許是面對金錢無動於衷的智者,但在學術研究方面,學者們依舊是十足的利益動物。
當然,相對於無所不在的金錢力量,學術研究的力量更弱,他們涉入利益的時間就越少。
最多涉入學術利益的,反而是這些高階學者們。
信件以最快的方式寄往中國,達爾貝科又隨信附上了回信的郵資。
不是他太貼心,而是他習慣與第三世界國家的學者如此通信,降低對方的通信成本,就能提高他的信息獲取速率,到了達爾貝科這個階層,這樣做是很明智的投資。
接下來幾天,達爾貝科在日常事務以外,主要就關注納森的實驗驗證,以及等待楊銳的回信。
做實驗是一件很苦鱉的工作,尤其是世界前沿的尖端研究,有時候光是尋找可用的參考資料,甚至是尋找一個參照系,就忙的人頭暈。
達爾貝科需要這樣一個突破,但全部由他來做是不可能的。
人體基因組計劃將是一個國際間合作計劃,在它設計之初,就是如此。未來,達爾貝科期望見到幾千上萬人參加這個計劃,而他本人的工作,也不可能是親自去做某個研究。
他只能是去尋找答案,將這些碎片化的答案拼接起來,再去爭取美國學界和國會的認同。
30億美元的撥款,即使不是一次性或者一年的撥款,也是一個巨量的工程。
達爾貝科一天24小時都不用,自然沒時間關心一個技術的歸屬問題,更別說是上法庭了,他回信的唯一理由是因為楊銳關心,而他只是假裝關心,以換取楊銳對自己的項目的關心而已。
達爾貝科為這份關心焦急的等待了很久。
第六百六十一章 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