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搶時間,楊銳就在斯德哥爾摩警局的一間會議室里,開始了瑞典pcr實驗室的里程。
這也是全世界第一間專業用於警方偵破案件的pcr實驗室,未來的教科書里應當會有所記錄。
休斯頓等教授,不管願意不願意的,也都得陪着楊銳在這間臨時實驗室里工作。
他們也能想到實驗室的意義,事實上,當第一批dna鑑定完成,眾人看着楊銳在一封封的鑑定書上簽字的時候,全都意識到了這間實驗室的意義。
「我們會將他們全部逮回來的。」阿克曼警官等着楊銳全部落筆,信誓旦旦的說。
楊銳點點頭,道:「請警官們注意安全,我們還有更多的任務呢,別把時間浪費在其他事情上面。」
「我們明白的,謝謝楊先生。」阿克曼的語氣尊敬無比,就他們現在拿到的名單,破獲的舊案的數量已經比一個警察局整月破獲的還要多了。
黃金時期的破案率是難以想像的。
想想也能理解,對於86年的世界,或者說,對於86年的罪犯來說,通過pcr做的dna鑑定,簡直是堪比ufo的黑科技。
實際上,比ufo還要黑科技。
ufo除了是「圓形」這一點有點令人難以理解之外,其他部分都不太難懂,見過飛機的普通人都不會覺得奇怪。但是,dna鑑定是什麼鬼?pcr又是怎麼回事?如今全世界就沒有多少人能說得清楚,罪犯們更是如此。
誰能想到,當你在夜深人靜之時,躡手躡腳的潛入幾個月前潛入的博物館,手上戴着方便活動的手套,腳上穿着軟底消聲的膠鞋,好容易將名畫偷走,出賣你的竟然是一根頭髮?
簡直是荒謬。
即使有需要比較的麻煩在裏面,dna鑑定依舊會在開發之初發放異彩,就是進口100個福爾摩斯,對於瑞典的幫助,也不會有一台pcr機來的有價值。
「以後的生物學的學生,只要學到pcr,就得知道楊銳先生的名字了。」休斯頓半是恭維,半是羨慕。
「學到dna的學生,也得知道楊銳先生的名字。」旁邊的學者贊同的道:「我們以後給學生講pcr的應用,講dna的應用,大概都少不了介紹楊銳先生的工作了。
「介紹我的工作,也不是什麼壞事吧。」楊銳笑呵呵的將他們的埋怨給塞了回去。
開創世界上第一間警務pcr實驗室的名頭,也只有與楊銳的pcr創始人的身份並列起來,才有名留青史的可能。單單將這個榮譽交給休斯頓他們,是沒有這種價值的。
再者說,楊銳也沒有交出的必要。
他們只是想要一間pcr實驗室而已,不管是向瑞典警方提供幫助,還是讓斯德哥爾摩警局花大價錢建立實驗室,依賴的都是楊銳的面子。
換言之,是楊銳數年的學術生涯和社會工作,積累出來的名望,以及他在瑞典期間的操作,才有可能建立起這間實驗室,楊銳答應後續將實驗室交給斯德哥爾摩大學運營就不錯了,開創者的位置,他們是沒有資格拿的。
而這份開創者的聲望,大約又能刷出不小的成就了。
休斯頓等人之前還有點意識不到,楊銳卻是知之甚深。
放在二三十年後,哪個案子沒有點dna證據,公訴方都得坐立不安。
這樣的成果,說不定真的就留在教科書上了。
對於現代人來說,留在教科書上,差不多就等於名留青史了。不管是作家也好,自然科學學者也罷,誰能在教科書上有一筆,有一段,甚至有一章,那都是相當困難的。許多國家的教科書並不統一,但是,能上教科書的,反反覆覆其實就是那麼多人,超脫不到哪裏去。
社會媒體和專業著作的檔次就低了,社會媒體的記錄價值微弱,專業媒體的紀錄往往局限於專業領域,都是算不得青史的。
而在此之下,其實還有第三個檔次,通常是附着於物的人名,比如某某建築的設計師,某某雕塑的創作者,某某事件的發起者。當然,魯班、羅丹或者陳勝吳廣又是另一個階層了。
對於學者們來說,將名字留在教科書上,不僅有名氣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