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通知今天上架,所以多加一更,有喜歡我的朋友求首訂哦!)
卻說自從官媒劉媽媽走後,鄒家新宅便熱鬧了起來,每天早上賣早點之時,總會有一些年長的婦人過來用審視的目光上下瞧着美娘,把她瞧的心裏頭直發虛。而那些年輕的婦人,則是開始處處討好柳氏和黃麗娘,白天的時候總是愛端着一些自家的繡活來請教黃麗娘,其實則是來向她們討教如何教女。
可是柳氏和黃麗娘哪裏能說得出來,她們總不能說,女兒沒有管過,一直是小晨在幫着教的,小晨不僅在幫着柳氏教女兒,還幫着他們管教兒子呢。這話能說嗎?不能。於是柳氏和黃麗娘就裝糊塗,凡是來問的就神秘兮兮的笑笑,問的多,也就偶爾透露那麼一點。就這一丁點的東西,也夠那些婦人們回去琢磨半天去教給自家的小娘子了。
那些婦人們來了鄒家便看到美娘和鄒晨不是在院門口種菜,就是在家裏的伙房搗鼓一些新吃食,又或者在一起讀書寫字,或者跟着黃麗娘學一些繡活。更是各自心生羨慕之心,這美娘怎麼不是自家的女兒?這鄒晨怎麼不是自家的女兒?這多省心啊!不用吵不用罵,每天該幹什麼小姐倆計劃好了,早上賣豆腐,中午做午飯,下午去種菜或者澆水,弄完了菜地就回來學寫字,寫完字去學繡活……天呢,這樣的好娘子怎麼全都生在鄒家了?不行,我得讓自家的小娘子跟着一起學。
於是,那些來找柳氏和黃麗娘的婦人們身後便漸漸地開始跟着一些小尾巴,而這些小尾巴一來便有目的性地去討好美娘和鄒晨。
時間長了,美娘和鄒晨也看出來了,於是便私下商議了一番,那些想跟着她們一起學的小娘子,有那家風好的才肯教,若是家風不好的,則是不許她們來家。漸漸的美娘和鄒晨身後開始隨時跟着四五個小娘子。而這四五個小娘子,一個是里正家的小孫女,名喚鄒月;一個是鄒正文的小女兒,名喚星兒;一個是馬太婆的重孫女,名喚鄒萍;一個是李醫士的女兒,名喚李錦繡;一個是烏老六的女兒,名喚烏倩。每日,這幾個小娘子都要來鄒家報道,而且這幾位小娘子的人品和家風都是村里人肯定的,所以鄒晨和美娘便決定收了這幾個小娘子做徒弟,日日教她們做些炒菜或是寫字,而做豆腐和做涼粉則是沒有教給她們。
而這幾位的家長則都是一些知道感恩的人,知道女兒在鄒家還要花費他家的油鹽醬醋,則是時不時的送來一些米麵或是肉食又或者一些宛丘的精細繡活。一時之間,因教了這幾個小娘子,村東鄒家在村子裏竟是得了絕好的人緣。不管是走到哪裏,柳氏和黃麗娘都是被人奉承,再不象以前住在老宅那樣,不被人當回事兒。
而那些私媒們更是恨不得踏破了鄒家的大門,只是柳氏和鄒正達心裏一直想着沈家的親事,對這些媒婆們都是說考慮考慮的話。
這時,老宅的大伯娘則是心生後悔之心,若是和那兩個妯娌處好關係,自家的兩個女兒不也是能跟着學了嗎?於是,為了兩個女兒竟是改頭換面,刻意地去討好兩個弟妹。只是柳氏和黃麗娘時刻記得鄒晨的話,若是敢把大伯娘領回家裏來,她就要立刻翻臉。
就這樣過了幾天光景,轉眼便要過了三月三。這時,林子裏的嫩芽已經開始漸漸長大,廣闊的田野慢慢地被綠色所覆蓋。
清明節,轉眼間便要到了。
這時,柳氏卻焦急起來。自從那日魯媽媽走了以後,只傳了一回話,說了聲沈家同意了這樁媒,要選一個好日子請兩小見見面。只是傳了一回話後再也沒有了下文,柳氏有心想去問問魯媽媽是怎麼個事,可是又因為自家身為女方,斷沒有主動去問的道理,所以只是每日裏在家急躁,這幾日更是煩的連豆腐也磨不好。
黃麗娘也是無法,只得每日裏溫言開解,拿了旁的話去逗柳氏開心。就這樣,時間長長短短的過去,轉眼,薺菜長的老高可以食用了。
今日,鄒晨和美娘還有幾位小徒弟商量好了包薺菜角子。
鄒月今年十二歲,家裏是一等戶,平時也是經常吃角子,只是自家被母親寵的有些嬌慣,平時不大幹家務活。自從來了鄒家跟着美娘姐學做活計,竟是一頭扎進了飲食堆里出不來了,每日不是琢磨着這個能吃,那個怎生吃,便是想着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