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縣東南外五六里的一處小丘上,一面火紅色的大旗飄揚在風中,在這大旗中央,一個用金線繡的碩大的陳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這是陳應的認旗。而陳應此時就正勒馬站在小丘頂上的認旗下,遙望着小丘下的戰場。
此時,戰場上的形勢已經明朗,之前的亂象已經消失,潰散的潰兵們,不是逃回了叛軍本陣,就是被皖縣士卒給斬俘。現在戰場上對峙的只剩下皖縣一方三千士卒和萬餘叛軍組成的戰陣。
之前,陳應趁着叛軍大纛後移,引起的前陣混亂,大敗叛軍前陣和中軍本陣,將今天前來挑戰的叛軍打的大敗,只剩下後陣一部在黃穰親自監督下,壓着陣腳和陳應對陣,一度仗着人多勢眾,險些翻盤。
但是在陳應的援軍到來後,陳應用後來的兩千生力軍壓住了叛軍後陣,自己收攏先前出戰的士卒,以黃忠和騎兵隊為刀鋒,清剿戰場上被打散的潰兵,剪除黃穰的羽翼。
在清剿完潰兵後,陳應兩部合作一股,一口氣將叛軍後陣擊退了五六里地,直到叛軍大營留守的叛軍前來接應,才停止追擊,和叛軍在這裏對陣,僵持在了這裏。
此時,戰場上對峙的兩軍形勢古怪,皖縣大軍人數稀少,不過三千餘人,而叛軍多大上萬,足足是皖縣官軍的三四倍!而此時戰場上,人多勢眾的叛軍卻在氣勢上被官軍壓的抬不起頭來。
只見官軍步步進逼,不斷的挑釁,尤其是黃忠帶領的騎兵隊,雖然只有不到百騎,卻硬生生的打出了千騎的氣勢,他們刀鋒所向,叛軍莫不驚恐,被不斷奔襲的騎兵壓制的死死的。
如果僅從氣勢方面來說,官軍無疑完勝叛軍,他們雖然人數較少,但氣勢如虹,壓的叛軍不斷後退。
但是叛軍也不是沒有優勢,這處戰場靠近叛軍大營,增援的叛軍源源不斷,僅陳應在小丘上觀察的這片刻,就有兩支千人以上規模的叛軍前來增援。
所以,雖然此時戰場上,官軍佔據優勢,卻不能化優勢為勝勢,擊敗叛軍,反而大有被源源不斷的趕來叛軍纏住的可能。
陳應站在小丘上,居高臨下,遙望戰場形勢,他發現,有幾支叛軍已經在向官軍的兩翼迂迴,而和官軍對陣的叛軍,也在大有餘力的情況下後退,而且在佔據一定優勢的情況下,居然不追擊官軍,看着形勢,明顯就是叛軍再誘官軍深入,意圖合圍官軍。
見此,陳應不禁比較起敵我;力量的對比起來,他幾經思考,根據叛軍的總兵力,最終判斷出,現在想要擊潰叛軍完全不可能,之前的戰機已經過去了,被打昏了頭的叛軍已經緩過神來了。
這一點,從叛軍主帥黃穰的大纛一直在官軍對面的敵陣中,絲毫不曾後退,便可以看出來。
要知道,雖然此次戰役,官軍擊潰了前來挑戰的叛軍,但這支叛軍僅僅一萬五千餘人,還不足叛軍總兵力的一半。
而皖縣正式官軍,即郡兵和縣兵呢?加起來還不到兩千人!就算加上陳應動員的三千青壯,也不過五千餘人,還不到叛軍總兵力的六分之一!
正因為皖縣兵力薄弱,所以,在遇到這次戰機的時候,陳應才只能緊急抽調出兩千餘人投入戰場,而剩下的兵力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調動,而且還不能全部調動,要留下一部分守城。
就是因為兵力稀少,陳應才沒能抓住戰機一錘定音,一次性解決叛軍,才給了他們喘息的機會,雖然將叛軍打的大傷元氣,但沒能徹底打殘叛軍。
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現在叛軍已經逐漸緩過氣來了,他們正打算纏住官軍,好一舉殲滅這支官軍的有生力量,所以,陳應要是再不撤退,只怕就要被叛軍留在這裏了。
正是因為發現了這點,陳應才下定了決心,他深深的看了一眼叛軍中軍的大纛,好像要將它牢牢記住一樣。
「擊金,收兵!」既然下定了決心,那陳應也不拖拉,他立刻下令撤退。
果然,陳應這面剛剛擊金,想要後退,叛軍立刻瘋狂的撲了上來,想要纏住官軍。只是他們的舉動註定是要無功而返的。
只見陳應認旗下的傳令旗一陣舞動,馳騁於叛軍陣前的黃忠騎兵隊,立刻調頭,好像剔骨鋼刀一樣,乾淨利落的斬開了叛軍和官軍的結合帶,協助官軍和叛軍脫離了接觸。官軍一和叛軍脫離接觸,撤退的速度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