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女生小說 > 寶井 > 第379章青牛石硯蜜蠟古佛

第379章青牛石硯蜜蠟古佛

    看到青牛硯的瞬間,楚雲秋的目光不由閃爍起賴,他不知道杜老是怎麼得到的青牛硯,但是青牛硯對他來說確實有着無可匹敵的吸引力,而且還是致命的。

    本來不想收下的楚雲秋,這個時候猶豫了。

    他雖然對青牛硯不是很了解,但是對於「一石三硯」中的千金猴王硯卻十分地了解,無論是在書籍上面,還是在電視節目中,千金猴王硯都當做一個典型的代表。

    被大肆地報道。

    據傳聞,千金猴王硯為長方體,扁狀,以名貴的端溪老坑大西洞石雕成,石色紫藍稍帶青蒼,石質緻密、堅實、細膩,嫩如小兒肌膚,有魚腦凍、火捺、青花與金線等石品。硯堂有天然魚腦凍形似獼猴,並有胭脂火捺環繞四周,在火捺的烘托下,獼猴形象生動逼真,栩栩如生。硯額、硯唇、硯背、硯側均以薄意、淺雕手法,因材施藝、精雕出崇山峻岭、流泉飛瀑,桃樹碩實等紋飾。硯兩側刻隸書銘,右側銘:「千金猴王硯,光緒壬辰,禺山何氏閒叟珍藏」,左側銘:「郭蘭祥作硯,項信南刊字」。

    而將千金猴王硯發現的是華夏有名的古文字學家、書法家和古文物研究專家商承祚,曾經在抗戰時期,冒着戰火搶救文物,其中包括一面珍貴的戰國古銅鏡。

    商承祚見到千金猴王硯之後,拿着硯台反覆觀看,並且還告訴店主,這硯台名叫千金猴王硯,大有來頭,與華夏的歷史名人張之洞有關。

    傳聞,清朝光緒年間,張之洞出任兩廣總督,主持在粵東開發硯台。


    在肇慶斧柯山以及北嶺一帶,方圓近百平方公里內,分佈着數十處硯坑,着名的端石就產自這些坑洞,其中「老坑」出產的硯石最為名貴,細膩嬌嫩、緻密堅實,發墨效果好,磨出的墨細膩油潤,不易乾涸,深得歷代文人和帝王將相的喜愛。

    傳說用端硯磨出來的墨汁「隆冬不冰」,寫在紙上的字「蟲蟻不蛀」。

    古時在老坑採石十分艱辛,坑洞在水下,長約八十多米,在冬天枯水季節,幾十人下到洞裏,隔一米坐一人,排成一列,用陶罐把洞內的積水一罐一罐淘出去,即使晝夜不停,也要耗時一兩個月,等到洞內沒有積水後才能採石。老坑洞內最高只有一米左右,硯工要冒着塌方的危險,彎着身子進入,拿坑內的西洞來說,只能容納四個人,兩個人開鑿,必須彎着腰或者仰着,另兩個拿着燈火的人必須躺下,即使坐着的高度也沒有。由於老坑石彌足珍貴,一度成為貢品進獻朝廷,所以古時老坑一直是由官府管轄,有專人把守,石工們進洞採石,必須**,一是因為洞內潮濕,二是避免石工偷藏端石。為了保護硯石資源,歷史上曾多次封坑禁采,封坑時間並不固定,重新開採也不定時。

    張之洞特別鍾愛廣東的端硯,他命手下的幕僚何蓬洲負責組織開坑挖石造硯台。當時的挖掘工作非常艱苦,在江邊的懸崖峭壁下挖洞開採,每採到好端石,何蓬洲便令工匠製成好硯送給張之洞。這一日,何蓬洲來坑地視察,這時有人來報,說挖到了三塊上好的硯石。何蓬洲聞迅二話沒說,就直奔老坑,只見端石上面花紋絢麗,這樣天然的硯石可遇不可求,而且還一下子就是三塊,就更是難得。

    何蓬洲聘請當時肇慶黃崗着名的制硯世家郭家的傳人郭蘭祥大師依據這三塊端石的特點,專門打造了三方硯台。每一方都有一隻酷似動物的花紋形象,一方似猴,為猴王硯;一方為鶴;還有一方像臥牛。三方硯台乃自然的造化,何蓬洲得到之後,喜得手舞足蹈。出於對這三方硯台的鐘愛,何蓬洲沒有象往常將它們交給張之洞,而是自己偷偷地藏了起來。由於這三方硯台被秘密地私藏了起來,所以世人根本無緣得見。

    在後來的日子裏,商承祚先生十分幸運地買到了千金猴王硯和岩華四象硯,而最後的青牛硯,卻始終不知所蹤。

    據傳聞,岩華四象硯石色青灰偏藍,石質嬌嫩細膩,硯為長方形。硯額左上角刻有這方硯的名字「岩華四象硯」。制硯的匠師根據硯額上天然的「黃龍紋」,巧妙地雕琢成松樹,枝幹橫斜、松針豐厚。

    旁邊淺雕而成的鶴首與硯堂中的天然魚腦凍巧妙地結合成一隻生動的白鶴,白鶴撲動雙翅,正翹首啄食松葉,形態逼真。

    翻過來一看,你會驚訝的發現,這竟然是一方雙面硯,兩面都有硯堂



第379章青牛石硯蜜蠟古佛  
北辰海萬字推薦:  
隨機推薦:  特拉福買家俱樂部  掛了99次之後  特戰之王  網遊之九轉輪迴  最強升級系統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寶井"
360搜"寶井"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