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心恭王?易知足身子稍稍往後仰了仰,道:「惠甫是不是也不放心恭王?」
一直以來,趙烈文對於恭王奕都有成見,根本就不需掩飾,當即便點頭道:「太后秉性賢淑謹慎,且能以國事為重,恭王則不然,性喜冒險,罔顧大局,難以駕馭,就任總理大臣,恐是禍非福。」
易知足笑了笑,道:「奕確實不是理想的總理大臣人選,不過,相比起他的幾個兄弟而言他卻是最適合的,再說了,倡導推動立憲,他也是功不可沒,咱們不能過河拆橋不是。」
頓了頓,他接着道:「大清立憲推動過快,需要一個平穩的過渡,恭王是當今皇叔,由他就任總理大臣,利於安撫滿族,利於穩定朝局,這一點是肅順無可替代的。
肅順是鄭親王之子,系遠支宗親,讓他接替恭王,就能形成一個良好的過渡,八年或者是十二年之後,大清也就有望實行真正的憲政。至於奕難以駕馭,倒是無需擔心,他翻不起浪來。」
略微沉吟了下,趙烈文才道:「西北擴張,應該就在這兩年罷,一旦西北開戰,國內空虛......。」
「抽調一部分八旗新軍前往西北。」易知足不急不緩的道:「剩餘的進行混編,不讓他染指軍權和財權,他縱有翻天之能也是徒然。」
見他早有考慮,趙烈文不再多言,轉而道:「對於恭王就任總理大臣,太后應是有所顧慮,不如上份密折罷。」
易知足點了點頭,道:「行,惠甫草擬一份。」
清明之後,上海就進入了令人着惱的雨季,淅淅瀝瀝的小雨下起來沒完沒了,濛濛細雨中一列火車緩緩的駛進上海站台,車門一開,無數的乘客蜂擁而出,瞬間就在站台上形成了洶湧的人潮,。
留着辮子身着一襲青色長衫的丁寶楨沒急於下車,而是坐在座位上隔着車窗望着站台上的人潮出神,隨行的幕僚陳錦輕聲感慨道:「三十年不到,上海的人口就已經超越了江寧,一躍成為東南最大的城市......。」
「超越江寧的何止是人口。」丁寶楨輕聲道:「如今的上海堪稱是整個大清的政治軍事、金融經濟、工業商業、科技文化中心,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萬形形色色的人前來,大清沒有哪座城市能象上海這樣,擁有無盡的潛力和無與倫比的......活力。」
陳錦聽的一笑,「上海確實是一個奇蹟,也不怪他們想把咨議局設在上海。」
兩人正說着,隨行的侍從上前輕聲提醒道:「大人,車廂里已經空了。」
「下車罷。」丁寶楨站說着站起身抖了下長衫,不急不緩的走向車門,與他一個車廂的旅客沒人會想到這位五十左右留着長須,不苟言笑,一副老夫子模樣的人會是江蘇巡撫。
丁寶楨字稚璜,貴州平遠牛場鎮人,咸豐三年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編修,岳州知府、長沙知府,山東按察使、布政使,去年易知足親自點名將他從山東布政使調任江蘇巡撫。
四輪馬車在平滑的柏油路面上輕快的行駛着,丁寶楨饒有興致的透出車窗打量着外面的街景,他此番微服前來上海是為咨議局之事而來,如今咨議局已然成為大清各省最熱門的話題,各省督撫都將咨議局當做了頭等大事來抓。
鎮南王府,長樂書屋。
「.....根據天津港口和火車站的情報,此次英國人運來了三萬枝長槍和大量彈藥。」任安說着又補充了一句,「另外還有一批機器設備,應該是用於籌建彈藥廠的。」
見的易知足沉吟不語,燕揚天緩聲道:「如今是三月末,已過了春耕播種季節,倭國的饑荒會持續下去,已經沒有必要再進行大規模的清剿,可以說倭國戰事基本已經結束,可以抽調一部分兵力進駐天津......。」
易知足微微點了點頭,道:「着僧格林沁率部留駐倭國繼續清剿,其他部隊陸續調往天津。」
「校長。」燕揚天連忙道:「楊秀清部軍紀散漫......駐紮天津時日一長難免鬆懈......,不如着其部駐紮福岡進行整訓,畢竟駐兵天津是重在震懾。」
說到楊秀清部,易知足也覺頭疼,由太平軍組建的新六軍官兵說下幾乎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戰力強橫,敢打敢拼
第八百八十六章 地方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