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版的《清醒的毛利小五郎》項目已經決定了,因為警視廳想要大賺一筆,可是劇本上出現了分歧。
杜蘭認為敵人是島國的華族,但警視廳認為應該設置一個外國敵人。
顯然華族還是想要『尊王攘夷』,通過外敵團結公民,走的是霸道路線。也正常,貴族畢竟不是皇帝,王道是團結國人和自由民攻擊貴族,皇帝如果這麼做了,對皇帝有利,貴族選王道就是腦殘了。
貴族寧願向公民妥協,也不會想着讓百姓團結一致對抗自己的。
西方的貴族是最容易向公民妥協的,從古羅馬開始就一直如此,古羅馬的雙執政官制度,後面做第一公民的皇帝,然後是人種優秀論,還有上下議會,都是貴族對公民的妥協。
貴族團結公民最簡單的方式,還是『尊王攘夷』,甚至連利益都不用出讓,只要找個敵人就行了。
西方有黃禍論,有獵巫行動,有排猶排華,這些其實都是『尊王攘夷』的變形,誇大敵人,團結內部。
島國華族自然也是不想出讓利益,所以一直是『尊皇攘夷』。而在以下克上的時候,小貴族和公民會『尊皇討奸』,這就是島國的肉食者鄙。在擴張的時候就會『還政天皇』,就是借用天皇團結所有人,一起去擴張。
總之華族和公民都會用天皇做文章,華族自然是希望『尊皇攘夷』,公民則是『尊皇討奸』,而自由民最希望的就是『還政天皇』。
都不敢徹底撕破臉皮,畢竟島國就這麼大,大家誰也逃不掉,撕破臉皮之後日子可就難過了。所以大家都通過萬世一系的天皇來表達自己的述求,可三種人有三種聲音,真的是太難了。
杜蘭顯然是支持『尊皇討奸』的,因為現在他扮演的就是一個沒有士格的公民,有能力,但並不是貴族,就和工藤新一差不多。其實他內心的想法自然是『王道』,團結被壓迫者,直接干翻壓迫者。
奈何島國這地方資源太少,也沒有團結被壓迫者的文化,所以很容易就會故態復發。這不是制度的問題,這是文化的問題。
就和前蘇聯一樣,他們本來也是西方的霸道,一直都是貴族和公民的妥協,突然就變成公民和自由民對抗貴族,雖然短時間內成功了,可是長期的話需要文化支持,前蘇聯制度上沒問題,可文化上無法一直團結公民和自由民。時間一長舊文化死灰復燃,公民就又想拋棄自由民了,結果前蘇聯一夜之間坍塌。
其實可以說前蘇聯才是西方歷史的逆行者,做出了偉大的嘗試,奈何沒有新的文化匹配製度,最後舊文化再次復辟。
這點在中原就沒什麼問題,因為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到存天理滅人慾,如何團結不同階層的百姓一直都是主流的文化方向,最後過渡到被壓迫者對抗壓迫者,完全是一脈相承。說不上新文化,只是舊文化的一個新分支。
島國是沒有霸道和王道文化的,所以就算杜蘭造反了,過個一百年,貴族、公民、自由民的舊文化還得再次回歸。
要改變制度簡單,可要改變文化太難了,文化存在於方方面面,存在於大家都不會留意的地方。
所以杜蘭也沒強行造反,而是表示『尊皇討奸』。劇本的問題上,雙方是僵持不下。
「考慮到票房問題,我認為還是以下克上更有吸引力。尊皇攘夷,是貴族的遊戲。尊皇討奸,卻是公民的遊戲。這個國家還是公民更多,所以我的劇本更能引起大家共鳴,就有更多的人願意買票。」杜蘭表示最後還是得考慮實際的收益。
警視廳和背後的華族也不會和錢過不去,雖然討奸討的就是他們,不過電影罷了,他們可不會害怕。重要的是能多賺錢,討奸就討奸。
最後杜蘭保證了票房,進行了對賭,警視廳終於同意了『尊皇討奸』的大綱。
「毛利先生,這就是電影的劇本了,已經通過了審查,正在準備拍攝。」杜蘭說道。
毛利小五郎一看,看得背後發涼,因為電影裏他都快成反派了,因為他要對抗整個腐朽的警務機構,這不是得罪人麼?
最後他竟然直接轟掉了一個華族?毛利小五郎表示這是要造反啊,他雖然憨但不傻啊。劇本內容看着就可怕。
第三千零七十七章三個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