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仙俠小說 > 最終武道 > 第六十七章 聯盟

第六十七章 聯盟

    洛陽,和氏璧。

    能讓石之軒和劉若水七拐八拐談了半天的東西,也只有傳國玉璽這件千古異寶了。

    劉若水雖然和石之軒無恩有仇,但在傳國玉璽這個大前提下,任何恩怨都可以姑且放在一邊。

    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傳國寶」,是秦相李斯奉秦始皇之命,使用和氏璧所鐫刻,後來為中國歷代皇帝相傳之印璽。

    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秦之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和氏璧的出處極為傳奇。相傳,當年楚人卞和在荊山砍柴,見一隻美麗的鳳凰棲於一塊青石上,想起「鳳凰不落無寶地「,斷定這青石必是寶物,於是獻給楚厲王,豈知楚廷的玉石匠均指卞和獻的乃是凡石,楚王一怒下斬去他的左足,趕走了他。

    卞和心中不忿,待武王繼位,再去獻寶,今趟則再拾斬下右足。到武王的兒子文王登位,聞知此事,才把青石抬宮裏,命工匠精心琢磨,剖開石頭,從中得了一塊光潤無瑕、晶瑩光潔的不世奇寶,為了紀念卞和,故稱為之和氏壁。

    這和氏璧後來到了秦始皇手上,奏始皇命李斯撰寫「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鳥蟲形篆字,經玉石匠鐫刻璧上,於是和氏璧遂成了屬於帝王專用的「傳國玉璽」。

    漢高祖劉邦推翻了大秦朝,秦王子嬰就把和氏壁獻與劉邦,劉邦稱之為「傳國璽「,自此和氏壁成了得國失國的象徵。後來王莽意圖篡位。派弟王舜往長樂宮向孝元太后索璧,給孝元太后怒摔地上,致摔缺了一角,王莽命人把缺角以賈金鑲補上去。使和氏璧又多添「玉體金角「的雅名。

    傳到漢末的漢少帝,和氐壁又失去了,到三國時,長河太守孫堅在洛陽城巡邏,忽見一口水井光芒四射。命人打撈,起出一宮嬪屍身,頸系紅匣,打開一看,正是和氏璧,到孫堅戰死,和氏璧輾轉落在曹操手上,被傳了下來,到隋滅南陳,楊堅遍搜陳宮。卻找不到陳主所藏的和氏璧,使楊堅引為平生憾事。


    事實上,楊家之所以被人稱之為「得國不正」,沒有和氏璧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因為在世人眼中,「傳國玉璽」其實就就是天命的象徵。得到了「傳國玉璽」,就是蒼天註定的帝王。因此江湖傳聞,和氏玉璧,楊公寶庫,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現在烽煙處處,有能者均想得天下做皇帝。故這兩樣東西,成為了天下人競相爭逐之事。

    當然,爭過天下。最重要的是實力,如果沒實力的人得到了和氏璧,那只會是自尋死路。

    但問題是,「和氏璧」現在是在慈航靜齋的手裏。

    如果只是慈航靜齋,哪怕只有石之軒,或者一個人。也可以輕鬆地將和氏璧弄到手。但問題是,慈航靜齋本身不足以畏懼,但她們代表的卻是整個佛家的聯盟。

    如果是寇仲,徐子陵這兩個小子去偷和氏璧,那麼還不會引起佛門的過激反應。但若是劉若水,或者石之軒動手的話,那簡直就是挑釁整個佛門,將會面對整個佛門的反撲,恐怕就算是佛門的四大神僧,也未必能夠坐得住。

    想想那種景象,就連劉若水也必然會頭疼。以他現在的實力,雖然足以匹敵傅采林那樣的大宗師,但若是面對佛門四大神僧的圍攻,他恐怕也是力有不逮。

    若是換做石之軒,他的情況恐怕還會更糟糕一些。

    劉若水端起酒杯,朝着石之軒略微試意之後,將其一飲而盡,說道,「若是去取別的東西。我自然能夠信得過石兄。但若是去取和氏璧的話,石兄是否能夠保證自己不出意外嗎若石兄到時候出了意外,我恐怕是自尋死路了。」

    聞言,石之軒的身體不由得微微一滯,苦笑道,「看樣子,你已經猜出來了。」

    劉若水答道,「我既然熟讀了不死印法,自然知道石兄的隱憂。」

    石之軒的隱憂不是別的,正是他自創的心法:不死印法。

    須知,不死印法乃是石之軒綜合魔門花



  
武不凡推薦:  武道天堂  從大唐雙龍傳開始  
隨機推薦:  櫻花之國上的世界末日  韓娛之崛起  天降鬼才  口袋二次元女主go  無言可論的幻想鄉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最終武道"
360搜"最終武道"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