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聽問,回答道:「先說外敵,正因為北蠻威脅天下,所以太子、五皇子絕不可稱帝。太子仰慕敵國,若太子登基,豈不獻國於敵寇?若其為帝,恐怕天下之人都要披髮左衽,再無華夏矣。此非亡靖朝,而是亡天下,毀我千年文明,萬世基業!五皇子虛名無實,紙上談兵,內不能保民,外不能逐寇,若其登基,一旦刀兵四起,華夏之人盡成兩腳之羊,任人宰割。」
「再說內患,世家勛貴雖也有良善之輩,不過杯水車薪,大皇子、四皇子若是登基,世家勛貴必然煊赫一時,此從龍之功,以何封賞?畢高官厚祿之!其未有高官厚祿之時便危害地方,擾亂法律,若掌有權勢,天下何處是淨土?」
司徒晟點了點頭,「果然如此。」
既然這幾位不行,那麼就得拿出司徒晟一定能行的理由了,也就是弄出個執政理念給他,以這個思路來忽悠賢能之士。你別說這不管用,當初「開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這句口號忽悠了多少老百姓陪着李闖顛覆了大明江山啊。
「攘外必先安內,殿下只要做到三點則天下歸附,群賢畢至。」江源決定拿出古代最大殺器,見司徒晟凝神細聽,少年說道:「殿下須知,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燕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群雄並起,何以高祖而取天下?乃因為高祖出身疾苦,知曉民情,改燕之酷刑,輕徭薄賦以安眾民。是以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百姓聞聽高祖到來,爭相開城迎接,這才統一天下。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大皇子得其勛貴,太子得其正統,四皇子得其世族,五皇子得其名士,殿下得民心則以一敵四必可勝之!」
「如何得盡民心?」司徒晟急切問道,他放糧的時候已經見識過民心向背的力量,怎會不想收民心為己用?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這可謂收攏民心的大殺器。
在古代想要打土豪分田地是不太可能了,要是真鬧出李闖那樣天下都得倒個個兒,所以不能這麼玩,永不加賦這招好用得多。怎麼解釋呢?古代有賦,也有稅,兩個是不同的概念,這裏的賦指的是人頭稅,就是每新添一個人丁就要交的錢,就算這家死了一個男人,又出生了一個男丁也不是一加一減就不交錢了的,而是還得交這個新出生的男孩的錢,要知道古代夭折率高的嚇人,就算這孩子出生才兩天就掛了還是得交錢,父母怎麼承受得了這樣的賦,所以古代隱瞞人口成了常態。這些隱瞞的人口不是輾轉成了豪富家的奴才,便是成為痞子無賴擾亂地方安寧,絕對不是什麼好事。一個永不加賦就可以完全的解決這個問題,而這些人口也就可以用於經濟建設增加國家gdp了。
而且這個人頭稅本來就是收來給皇家蓋園林,蓋房子的,跟百官神馬關係都沒有,提出這個口號根本就不用擔心百官反彈。至於皇室成員,那幾個皇室成員都在和你爭天下呢,你管他們想什麼。要賺錢修房子江源自有妙計,根本用不着殺雞取卵的人頭稅,所以此策非常可行。
司徒晟理解速度相當之快,立刻點頭表示明白。「不是說還有兩事嗎?」
「得了百姓之心,還要得到忠臣良將之心。得其心必須善於納諫,廣開言路,需做到一句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很多人之所以知道唐太宗就是因為這段話了,當年他立了魏徵這麼個牌坊,讓人夸明君誇了一輩子,不管能不能做到,這是相當有用的一句口號,只要喊出去,絕對能招攬到人。
「最後一事話糙理不糙,就是……」江源目光森冷,「槍桿子裏面出政權!」
「大皇子之所以能與太子抗衡靠的就是知兵,若主公可以獲得一部分軍隊,那麼勝算大增。」這才是圖窮匕首見呢,這一招才是最重要的,無論是玄武門事變還是靖難成功,靠的不是民心,不是正統,他娘的靠的就是老子手裏有兵!只要有兵就有一戰之力,就還有翻身之時,所以這一條是重中之重。「此三點便是我的明心之策。」
司徒晟親自斟滿茶杯放在江源面前,少年也沒有放肆,既然主從已定,還是不要僭越的好,所以也提壺給司徒晟倒滿茶杯敬獻於前。
「第二策,名為釜底抽薪。」陽謀完了,開始上陰謀,少年緩緩道來,「四位皇子意圖奪嫡,每日裏奉迎聖
第十章輔明主江源吐心意道奇謀狀元說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