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彬攻陷韶州後,十萬大軍水陸並進威逼興王府。南漢國坐擁廣袤割據地盤,竟不能再組織起一次像樣的大戰。
蓋因南漢國主劉繼興在都城無可用之人,大權全在宮女和宦官之手,國內宦官多達兩萬人,要做官先自閹。
興王府陷入恐慌之中。除了其君臣憂懼,還有一群人特殊的人擔驚受怕,隨時準備上船跑路;他們就是大食的商人。
唐末西域的絲綢之路阻斷,大食商人就從海路來了南方沿海,一度打開了商路。但朱溫滅唐、後帶兵轉戰廣東,窮途末路又缺軍費,這時發現了大批大食商人,不由分說把殺了大食人近十萬!把他們的貨物財物搶了個精光。
海路商貿因此一度阻斷,二三十年後才陸續重新溝通,但規模已大不如唐朝。大食人與南漢國因共同利益建立了貿易關係,還送了個大食美女名「媚豬」者,深受劉繼興寵愛。
流血事件已經過去了幾十年,早已被海浪沖洗乾淨。但陰影仍在,大食商人非常擔心興王府被攻陷後,中土軍人故技重施再次干那等野蠻行徑。
但是他們又不願意完全放棄在興王府的財產和商業利潤,另外又聽到傳言此時的中土王朝並非當年窮途末路狗急跳牆的朱溫部,所以還抱有一線希望。
大食商人首領決定派使節北上與周軍主帥會面,試探考察大周王朝的態度。
因南方大食人只是商人,並未摻和統一戰爭,曹彬禮遇之。曹彬立刻將此事奏稟朝廷,並在奏疏中主張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曹彬大致對大食商人的往來持肯定態度。一則可以從貿易中增加朝廷稅收,且大食人購買的多是絲綢瓷器等奢侈品,不會對民生造成太大影響;二則「遠交近攻」乃古代先賢的邦交精髓,建立朝貢的貿易體系,可以擴大皇朝的威信……萬里之外的國家都來朝貢,面子倍增!
……郭紹收到從東京轉呈的奏疏時,已經離開了靈州,正在邠州行宮暫留。
魏仁浦等人這次都附議曹彬的主張,「增加稅收」這一條就足夠大臣們支持。此時國庫開銷十分巨大,有蜀國、南唐的厚實底子積攢,雖未出現國庫空虛的程度,但這兩年每年支出是正常財政收入的兩倍有餘,全靠內庫補貼。
曹彬的鄉軍大營短期就有效果,郭紹已經在醞釀第二批十萬人的增兵方略……大臣們執行方略的要求很簡單,就三個字:拿錢來。
這等局面,就算樞密院不管財政,也跟着着急。一旦通過前期戰爭劫掠的內庫存款掏空,整個王朝的收支不崩潰才怪!常規的手段,開源節流。與大食的海貿利潤就是開源,蚊子肉也是肉。
不過郭紹卻說出了所有人都沒關注的話:「大食人是怎麼到興王府來的?」
魏仁浦沉吟片刻道:「應該是坐船。」
郭紹道:「從海上來自然是坐船,關鍵是相距萬里,船要開到咱們這裏並不容易。我記得當年南唐國派人坐船從海路北上向遼國求援,近海航行還翻了幾次;這大食人的航線比東海遙遠,能到達興王府定有原因。」
諸臣聽罷點頭稱是,但看起來卻不太重視關心。因為航海技術實在對朝廷實在不是特別關鍵。
郭紹卻對這事兒特別關注……他的角度和見識不同。航海技術或許現在不太重要,但以後很多年就能慢慢影響深遠。在郭紹的記憶里,一直到明朝,中國的船隊才到達了非洲那邊,而且很快就中斷了。
能從阿拉伯航海到東南亞,肯定在造船、航海經驗技巧方面有其獨到之處。
郭紹的觀念,從不對古代中國妄自菲薄,也沒有天朝上邦的盲目自大。相比同時期的世界各個文明,大家都落後比爛,他覺得中國還是各方面比較領先開明,算得上文明富庶穩定;但並非所有的東西都是最先進的,很多方面仍舊各有長短。相互學習長處,有助於進步;比如明朝總體強盛先進,在火器等方面仍舊要學習外國,以便跟上大勢。
「左攸兼任禮部,他在嶺南,下旨讓左攸負責與大食人商議。」郭紹道。
諸臣以為善,大食人是外邦人,涉及到邦交,不能讓曹彬主持,得用京官代表中央出面。
郭紹很快作出了決定,寫了兩封信,一封給曹彬,一封給左
第六百七十九章 蚊子也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