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王家二房開始請泥瓦匠、砍樹、買瓦、買打鐵材料時,村里開始議論紛紛:「王家二房的燕子真是孝順,竟然出錢給娘家兄弟起個打鐵鋪子,黃桶村可是多富裕啊,燕子嫁得真好啊。」也有村民酸不啦唧地說:「燕子這樣胡鬧,終有一天會被婆家休了的,這趙氏也是狠,把女兒榨乾了。」
大房那一點動靜反應也沒有。
六月十二。永明永亮用新瓦修好了千瘡百孔的屋頂,泥瓦匠也入院,磚瓦堆成一堆,開始如火如荼地起着打鐵鋪子。
六月十五。起好爐灶晾曬了一天半,棚子已支好,棚上的瓦片也蓋好,趙氏忙裏偷閒為爹娘做的兩身衣裳也已完工。
她還專門看了黃曆,開張的日子定在了十八。
莫菲仍是天天上山,一身紅衣綠褲與舊衣換洗着穿,在林間,不時有她紅紅綠綠、或破舊的身影穿梭着。
永明因全情投入的忙着起鋪子的事,則由永亮天天貼心跟隨莫菲上山。終於有一天,永亮竟親手打到了一隻傻狍子,把他激動得熱淚盈眶,回到家就急着向趙氏表功。
這些天,收穫的獵物又換得白銀六十七兩。
趙氏感概:「我的娃都大了,個個都能為家出力了。只是永亮,打鐵鋪子才是正經營生,莫要丟了手藝。」
永亮胡亂點頭,又道:「山上這麼多獵物,尤其是那傻狍子,多好打,怎麼張家老三打不着呢?」
張家老三?他敢去深處嗎,他知道獵物歡喜出沒之地嗎?莫菲心中發笑。
趙氏罵道:「人家張家是莊戶人家,種田為主,打獵那是為了開個葷而已。」
永明卻道:「永亮,是喜鵲,喜鵲的福氣,是神仙送這些獵物給我們家的,才能每天有這樣的收穫。」
趙氏笑道:「就是,永明是個明白人,所以永亮不可丟了打鐵的營生。」
如今,除去開支,趙氏手中的存銀近一百五十兩,她的眼神越發熠熠生輝,喜怒嗔笑生動極了。
她拉過莫菲與永明永亮幸福地嘆氣:「這爐灶起了,屋頂也修好了,也有……存銀了,這日子過得這麼好,天天白米豬肉都吃得起了,這在以前,可是做夢也不敢想啊,這……這……」說着又掉起眼淚來。
可轉眼又幸福而無奈地嘆息:「唉,如今手上有銀子了,可田產要想個什麼由頭來置啊……」
莫菲操不來這份心,這等事是「掌門」與「六長老」的事,他們會有法子解決的。
果然,永亮說:「娘,田產不急,要置田產,也得等秋收後,或者春耕前。現在哪家會賣田啊。等到鋪子起來後,找個由頭說是接到府城的訂單什麼的,容我慢慢想周全來。」
「瞧我這腦子,可不是這樣嘛。」趙氏喜悅笑道。
六月十六。一家人興致勃勃地將打鐵爐灶起了火,這火不能斷,要一直有火種燒到開張時,這是要熱熱灶,又得熟熟手,這樣開張後才能紅火。
永明領着娘與弟妹虔誠地做完了這些,才幸福地憨笑起來。
趙氏掃視家中一眼,便依照打算,帶黑娃與莫菲回娘家,給報個信。又千般叮囑永明永亮一定要留在家裏,哪也不能去!
如今,家中藏有驚人巨款,她從來不敢讓家中缺人。
早飯後,趙氏背簍里裝着十斤碎白米、四斤肉、兩條魚。莫菲的包袱里裝着兩身外公外婆的新衣,和一斤紅糖,包袱底還壓着五百文錢。
趙氏帶着一兒一女,意氣風發地出了門。
此次一去,算是衣錦還鄉!
莫菲從來沒想過外公外婆的樣子是這樣老,比爺爺還顯老。一臉松垮垮的皮皺巴巴的,瘦得只有骨頭。
兩人正在佝僂着身子在院裏餵雞和剁豬草。
不過六十出頭就成這模樣?!她眼睛頓時濕潤,這是外公外婆,她身上有他們的血。
外公外婆看到他們一家前來,高興地放下手中的活迎上來:「珍兒來了。」
趙氏難過地上前:「爹娘你們都多大年歲了,這些活就別做了,家裏這麼多人,哪個不能能做些啊。」
一高一矮兩個壯實的婦人聞聲從屋裏出來,高個的婦人面有嫌棄之色,但一看到永明身後的背簍沉沉的,忙換上熱情的笑臉:「唷,
第三十四章 衣錦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