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杜笛在認識上有個誤區,那就是不熟知炒菜在中國的歷史。
按照南北朝時期成書的《齊民要術》記載,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其實已經有了炒菜的出現,只是因為炊具等原因,炒菜還沒有大規模的出現,一直到隋唐時期,炒菜都還不是主流的烹調方式。要一直到北宋時期,炒菜才開始作為主流烹調方式出現,而且一度還被掌握了炒菜技術的廚師視為傳男不傳女的機密,同時,會炒菜的廚師會被視為頂級廚師。
起碼在北宋以前,中國古代的烹飪方式還是跟現代的西方式的做餐方式差不多,都是以燉、煮、蒸、烤,還有部分的生食為主——如各種膾(細切肉)、鱠(細切肉,此字專指細切魚肉,即現在倭島所謂「刺身」,又叫魚生,即是傳自大唐),現在的魚生也是仍舊保持着古色的傳統。
而在大唐的上流社會,後世的豬肉也不是菜譜上的主食,也不叫豬,而是叫豕或豚。
而由於古代有一段時間,農家養豬的時候,都是很髒的,而且公豬也沒有閹割過,有一種騷、臊氣,所以主流價值觀內的上層社會,都是很少吃豬肉的。
豬肉,在唐朝,現在還只是下層勞動人民的肉食來源。那些一穿越到隋唐時期,就要大吃特吃豬肉的童鞋,恐怕願望是要落空了。
也不是說上流社會就不吃豬肉了,但是一般吃的時候,吃小豬肉的時候比吃大公豬和母豬肉的時候要多。而且,一般都是經過散養的豬類。
據唐朝史料記載,親王以下到二品官,每個月供給二十頭羊、六十斤豬肉;三品官每個月只給十二頭羊,四品五品官每個月給九頭羊,都不給豬肉。由此可見,在唐朝,羊肉要比豬肉普及的多。
那麼,為什麼崔氏不知道何謂「豬」呢?!——那是因為,在古代一段時期,古人對豬的稱謂多為「豕(shǐ)」、「豚(tún)」、「彘(zhì)」,民間或稱「黑面郎」、「印忠」、「湯盎」,稱「豬」的時候很少,更何況崔氏的生長環境其實相對狹窄:幼時是在宮中長大,其後又到了杜府,對唐朝普通生活方面了解的相對較少。
當然,像杜笛這種要求吃炒菜,吃八大菜系的童鞋,也只能是做夢了。
先不說八大菜系成於整個通古斯豬皮滿清時期,就是炒菜,也只是在北宋才開始大行其道。而作為調料使用的一些香料或者中醫藥材,現在有的還沒有傳入中國,有的還沒有開發為調料。
儘管隋唐時期,中國的菜式已經漸漸有了南北方的差異,但是由於炒菜還沒有成為主流烹飪方式,菜系的形成還是遙遙無期。
而且,北宋之前的烹飪工具,與北宋以後的烹飪工具有區別的。簡而言之,北宋(包括北宋)之後的烹飪用具其實與後世的已經相差不大,頂多是後世到了燃氣、電磁爐、陶瓷爐等加熱方式的不同而已。
而唐朝的時候,廚具還是傾向於煮、燉、蒸、烤的。據後世人考證,起碼在這個時候,鏟子還不是廚具的必要設備,鍋具也不是合適於炒菜的。
……
但杜笛其實還是到了另一個誤區:誤認為沒有炒菜的唐朝就沒有什麼美食了,認為燉、煮、蒸、烤出來的食品與菜品就沒有什麼好吃的了。
誠然,與後世的炒菜相比,燉、煮、蒸、烤方式作出來的菜品或者食品,在色、香、味、形方面,與炒菜相比,尤其是滿清後期,八大菜系已經形成的時候相比,差了很多。
但北宋之前的古中國,已經有兩三千年的歷史,在飲食文化方面,也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烹飪方式,已經找到與食材相對合適表現出來的烹飪方式了。在沒有更加能體現食材的更好表現方式——炒菜大規模出現之前,燉、煮、蒸、烤出來的菜品與食品,也已經有了不錯的美食。
更何況,在中國歷史上,沒有一個朝代像唐朝這樣能夠兼容並包,不僅大力發展漢文族文明,對於外來文明,唐朝也一併吸收利用,飲食文化也是如此,就比如現在鼎鼎有名的胡餅——即現在所謂的芝麻燒餅;還有胡姬當壚賣酒等等。
在這個時代,長安作為國際最大都市,各種膚色、各種發色、各種語種的外來人口都能找到。
而就算是到了杜笛後世所在的二十一世紀,燉、煮、蒸、烤作為烹飪方式,也一直是存
第八章 大唐廚藝之宗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