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結束後,當知青們回來時,蔡強高興地說道:「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接到公社供電所通知,明天派人安裝到知青點的高壓電杆,為了加快通電時間,希望你們能派人參加!」
「還派什麼人?除了女知青外,全部投入安裝工作,我們盼電盼了大半年,現在終於有了電,還不趕快幫助安裝,等什麼?」劉剛急切地說道。
蔡強說道:「那好!明天我就帶領你們一起干,但要注意安全,不要高興過頭,忘記了危險的存在!」
兩年前,公社有關領導決定:為了加快經濟建設,在羅江築一條攔河大壩,建一座大功率電站,解決全公社的用電問題。
現在,終於建起了電站,公社書記先想起了從省城下來的知青們,指示電站的工作人員,先安裝到知青點的高壓線路,讓他們早日用上電器。
第二天早晨,蔡強帶着知青們,在電站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齊心協力,在挖好的土坑裏,把高壓電杆豎了起來。
從公社到知青點,有兩公里路程,光靠十幾個知青,是很難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蔡強決定動谷民們過來支援,因為把高壓電杆安裝到谷口後,再要引進稻香谷,就近多了,一家幫助,兩家着數,何樂不為?
稻香谷的男女勞動力有三百多人,但是只能抽調幾十個男勞動力參加,其他的人,還要在艾亮的帶領下,上山種植茶樹呢!
但是,就這幾十個人,使得安裝的進度加快了幾倍,五天之後,知青點終於亮起了燈光,那種一到晚上,就是漆黑一片的日子,已經是一去不復返了。
這一天,公社派人給知青年們送來一台大彩電和六台吊扇,大家高興極了,晚上休息時不再用紙扇來扇涼,辛勤勞動後能睡個好覺,已經是他們覺得最奢侈的享受了。
特別是那台大彩電,讓他們看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在新聞播報時知道了省城的變化,為他們的精神文明生活,增添了一道絢麗的風景。
這一天晚上,當谷民們知道晚上八點播放電影《英雄兒女》時,紛紛從谷中來到知青點,爭相觀看。
知青們在屋檐下擺了一張桌子,上面放着那台大彩電,前面擺着幾十張長凳,但還有很多的群眾站在後面觀看。
劉剛歉意地說道:「鄉親們!讓大家站着看電視,真是不好意思了,但是我們知青點一時也拿不出這麼多的凳子來,請大家原諒!」
「不要緊的!等過兩天安裝好線路,通了電,生產隊長說了,把賣茶籽油的錢,用來進一批彩電,家家戶戶都分一台,到那時,就可以坐在廳里的沙上看視了!」其中一個村民自豪地說道。
其實這個時候,蔡強和蔡文秀,艾亮已經到了上海,採購電視機了,只是還沒有對谷民公開這個消息,就是想到時給大家一個驚喜。
電影中,最精彩的兩個鏡頭:第一個是王強手中抓着爆破筒,撲向敵人的那一瞬間,表現出來的,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激勵着年輕人,面對艱難困苦時要勇敢前進;第二個是王芳用歌聲來表達對英雄的讚譽時,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敬英雄,學英雄,爭當英雄,成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成了社會上的一種風氣。
散場後,谷民們還不願意離去,如果這個時候,再來一場《上甘嶺》戰鬥,那該有多好啊!
有了電後,不但改變了知青們的生活面貌,還改變了他們的勞動強度,秋收時,他們不再使用腳踏打禾機了,而是使用了電動打禾機,既不用那麼辛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就是因為有了電,公社企業也有了大展,原來的瓷器廠,要擴大規模,而且要轉產出口工藝品,廠子也改稱為工藝品廠了。
只有七八十個工人的小廠,現在一下子要招收三百個工人,公社書記立刻想到了知青點的知青們,他讓蔡強來到辦公室,說道:「這次瓷器廠要擴產招工,我批給知青點十個合同工名額,夠不夠意思?」
「但是,一下子抽調了這麼多的知青,三十畝農田,十二個人,耕得來嗎?」蔡強擔心地問道。
書記說道:「這個沒有關係,離知青點不遠處,不是有個公社辦的農場嗎?我撥十五畝耕地給他們種柑桔就行了,剩下十五畝稻田,十二個知青耕作,應該沒有問題了吧?」
「我
第959章有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