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管家推着祝中實,又帶着孟子濤來到地下室,看了那件青銅禁。
這是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銅禁,長方形台面,整體不大,長約13厘米左右,寬約7厘米,高24厘米左右。整體除了長方形孔和用以嵌置大件酒器圓足的子口之外,還刻有龍紋,製作相當的精湛。
看到孟子濤痴迷的神色,祝中實微微一笑,接着問道:「不知石博士覺得這件青銅禁怎麼樣?」
孟子濤一邊裝模作樣觀察着青銅禁,嘴上讚嘆道:「好,非常好,我之前都沒見過幾件這麼精美的青銅禁。」
祝中實就微笑地看着,等孟子濤看得盡興了,這才提起那幅畫的問題。
孟子濤說:「想讓我說也行,咱們先簽訂協議,我會把我知道的事情都告訴你。你也別覺得我占你便宜,咱們先前簽的只是鑑定真偽,而我即將說的,如果能夠證實,那後面代表的財富就不可估計了。」
祝中實笑着說:「博士你不用解釋這麼多,什麼錢買什麼樣消息,我是知道的。」
說到這,祝中實示意張管家去準備文件。
簽訂了文件後,他們又來到放置那幅畫的密室。
孟子濤看了看那幅畫,隨即開口問道:「你們知不知道,在雒陽鏟發明之前,盜墓賊是用什麼工具來探墓的?」
雒陽鏟的發明是在二十世紀初,但盜墓的歷史可有上千年的時間,那在以前的人們是怎麼探測墓穴的,使用的又是什麼工具呢?是不是比沒有雒陽鏟之前困難多了?
祝中實和張管家都表示不清楚。
孟子濤回道:「事實上在古代,盜墓者探測墓穴的工具是鐵錐。鐵錐比洛陽鏟的實際作用還要大,只不過是需要盜墓者擁有豐富的盜掘經驗,才能發揮作用。」
明人王士性在《廣志繹·江北四省》中有這樣的說法,「洛陽水土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轆轤汲綆有長十丈者。然葬雖如許,盜者尚能以鐵錐入而嗅之,有金、銀、銅、鐵之氣則發。」王士性在文章中說得很清楚了,「鐵錐入而嗅之」。
古代人的墓穴挖得都很深,一般不會少於10米,甚至挖到地下水層。大家都知道,秦始皇贏政的秦陵葬得很深。《史記·始皇本紀》記載,其穴「穿三泉,下銅而致槨」,有學者推測深在500米以上,最保守的也認為深及50米。
這麼深的墓穴,用鐵錐打下去探查是最便捷的,通過錐體帶出泥路土的顏色和氣味,盜墓者馬上就可以判斷出地下有無墓葬,是什麼朝代的墓葬,葬有多深。確定古墓存在後,在四周多打幾個點,就能確定墓的大小,朝向、深淺等資料。
講到這裏,孟子濤拿出手機,從網絡上找到一張鐵錐的圖片,而後指着畫卷中,那兩個人其中一位的腰間說:「不知道兩位有沒有注意到這個地方,像不像圖片上上鐵錐?」
祝中實仔細辨認了一會:「好像有些像,但萬一不是呢?」
孟子濤攤了攤手,表示這就和他無關了,他只是拿出自己的想法,判斷對與錯,那是祝中實自己的事情。
這一點,祝中實心裏雖然有不舒服,但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孟子濤能夠確認,又何必跟他分享呢?
「除此之外呢,如果只是這一點,我可覺得不值我付出的價錢。」祝中實道。
「如果我能分析出,這上面畫的有可能是誰留下的寶藏呢?」孟子濤說。
「只要你能讓我大致認可,協議就算你完成了。」祝中實說。
孟子濤點了點頭:「我認為這有可能是溫韜留下的寶藏。」
「溫韜?」祝中實聽到答案後,覺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提起古代最厲害的盜墓大帥,很多人可能會想到曹操,他為了盜墓還設置了「摸金校尉」這樣專門負責盜墓工作的職位。
但事實上,最厲害的大帥應該是在五代十國時期的軍閥溫韜。溫韜在坐鎮關中時,竟然把唐朝皇帝的陵墓幾乎盜了個遍。
這位大佬可不像一般盜墓賊一樣,在月黑風高之夜偷偷摸摸地去「盜墓」,而是親自帶領大軍,於大白天浩浩蕩蕩地去「開墓」。
按照《新五代史》記載:(
第九百二十四章 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