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榮換了身寬鬆的半臂高腰襦裙,將親手醃的蜜果子裝進食盒。
溫榮未料到丹陽懷孕後,反應竟然比當初琳娘還要大,除了身子發軟再無法四處亂跑外,食慾也差了許多,原先愛吃的木蜜金毛面、炙脯等偏油膩食物是一口不能碰,否則會反胃一整日。
丹陽現在最饞的就是溫榮醃的蜜果子了,開胃又爽口。丹陽廂房桌案上隨時放着一碟,消耗極快,隔幾日丹陽就會向溫榮討要,溫榮每日都得抽時間醃蜜果子,生怕丹陽斷了頓。
溫榮乘上馬車,才行至安興坊坊市大門處,就被攔了下來。
綠佩上前探問後匆匆趕回馬車上,溫榮知悉攔下馬車的竟是琳娘,不禁愣了愣。原本琳娘主動邀她前往林府看望丹陽她就滿心疑惑了,這會兒又在坊市門口等她,此舉更令溫榮不解。
溫榮撩開帷幔落馬車,一眼就瞧見過來迎她的春竹和紅尖頂黑檀格窗四輪馬車。
溫榮快步行至馬車旁,剛踩上矮凳,就有隻手伸出來拉她。車廂里的人迫不及待要見她,若不是溫榮認出那隻手上戴的和田碧玉鐲確實是琳娘的,怕是就警惕地退下了。
車廂里琳娘正搖着團扇扇涼,嘴唇緊抿眉心深陷。
溫榮在琳娘身邊坐下,詫異地問道,「今日為何出宮?年兒呢,你前幾日才說恐王氏族人對他不利的,怎放心將他一人留在宮裏?」
李奕與謝琳娘的長子喚作李斯年,是太上皇賜的名。
&萬斯年。受天之佑』。
由此可見太上皇極喜歡李奕的長子,對年兒寄予了極大厚望。美好期望下還蘊含了太上皇對大聖朝的祝福。希望大聖朝隨着年兒的降生和成長,能國運綿長。萬世恆昌。
琳娘握住溫榮的手,解釋道,「一大早我就將年兒送到延慶宮了,由太皇太后、太上皇二人看着。如此不但讓他兩老人家高興,而且絕無人敢在太上皇眼皮子底下對年兒下手,我也放心。」說罷,琳娘頓了頓,擔憂地看着溫榮,嚴肅地開口。「榮娘,我是真有要緊事尋你。昨晚我帶年兒去向王太后請安,廊下宮婢估摸是一時腹痛離開,我本打算自己撩帘子進去的,不想隱隱約約聽見王太后與旁人說起南賢王。」
溫榮心一緊,「琳娘可有聽清他們說什麼。」
琳娘搖搖頭,「只聽得一兩句,廊下宮婢就回來了,」琳娘聲音略滯。眼底隱見怒氣,「王太后讓人傳話邊疆,要王節度使及王氏將領,趁兵慌馬亂之時。了結南賢王……」
&嗒』一聲,溫榮手中的團扇一下落在地上,驚的面色慘白。
晟郎遠在邊疆。縱是身邊有林大郎、軒郎等心腹,但初出茅廬的他們都抗不了身經百戰的王節度使。倘若王節度使着意暗害……
大熱天裏溫榮冷汗涔涔,王太后心狠手辣。確實幹的出這等事。
溫榮穩了穩心神,王太后昨晚才下的命令,好歹晟郎也是正三品懷化大將軍,真要對付晟郎也不是那般容易的。
溫榮算算時間,先才她將包裹交於快馬侍從,似說讓過午時再送出去。她現在回府,將消息和包裹一併送往邊疆還來得及。
溫榮深吸口氣,「琳娘,你先陪我回一趟南賢王府,我要寫封信與晟郎,耽誤不了多少時間,一會再去林府探望丹陽。」
琳娘頜首道,「好,正好我還有事要與溫榮商量,一邊走一邊說。」
馬車掉頭駛回南賢王府,琳娘又將心底恐懼說了出來,向榮娘求助,「榮娘,昨兒廊下宮婢回來後高喚一聲。待我進內殿,發現王太后殿裏根本無外人,想來那人悄悄自側門離開了。我對朝堂官員不熟,聽聲音根本猜不出是誰。昨夜王太后多番試探我,打量我的眼神亦是明暗莫測,定然懷疑我偷聽到她說話了。」
琳娘微微吞咽口水,「榮娘,王太后怕是不會放過我,要殺人滅口。我還要保護年兒,不能任其宰割的,可昨兒我想了整整一晚上,也想不出甚對付王太后的好法子。榮娘,我是真真受不了整日提心弔膽惶惶不安的生活了。」
溫榮反握住琳娘的手,摁了摁琳娘手背,以令琳娘心安,「琳娘,你先冷靜一下。」溫榮能理解琳娘,除了要保護自己,還有一個年幼的孩子,故琳娘確實每日處在極度緊張和恐慌的壓力下。
溫榮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