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杜遠舟將調研情況向李振濤、馮太忠作了匯報。
然後,杜遠舟帶領着新成立的工作組,開始深入村中進行調研摸底,和養殖戶談心,和村幹部交流,爭取掌握第一手資料。
當調研結束,他組織宣傳科、農科站撰寫各類宣傳資料,然後由他們配合工作組和村幹部到各村進行宣傳,造出聲勢來。
一時間,杜遠舟又忙碌起來。工作組除了宣傳國家各種政策,和村民分析養殖行業前景,還分發了一些養殖宣傳小冊子。「家中要致富,圈裏要養豬」、「多養一頭豬,富裕近一步」、「木耳養殖、脫貧致富」等各類宣傳標語更是貼滿了各村主道兩側的醒目位置。
當然各村不乏有一些頭腦靈活的人,見zhengfu宣傳力度如此之大,似乎養殖前景也不錯,於是有人開始小規模地嘗試鼓搗起來。但大部分村民還是持觀望態度,不敢冒賠本的風險。
隨着貸款到位,在農科站技術員的幫助下,劉愛民的養豬示範基地也已經在村民們的矚目中開工修建了。
地點當然不能在原來不是原來生產隊養豬場的院子了。禁果幾分尋找,罪證確定了村子東邊一塊荒地。因為這塊地土地、質不太好,一直沒有人肯要,面積還足夠大,於是,劉愛民合村上商量一下,便承包了下來。
杜遠舟看了一眼,劉愛民弄的這塊兒荒地,確實是養豬的最佳地點了,這裏地勢較高,距離村子又遠……
劉愛民在村子裏面的人緣兒不錯,這裏面自然和他是村民眼中的能人有關。
養豬場的建設,完全是請村裏面的人幫忙,反正現在是農閒時間,只要招呼一下子,這個忙大家還是願意幫的,只要多準備些飯菜招待就可以了,工具什麼的,各家裏都有。
即使後期所用的壓路機什麼平整路面,杜遠舟都幫着他聯繫好了。縣建築公司裏面有自用的機子,已經和他們打好了招呼,就當時支援農民兄弟搞建設,完全可以拉出來的。至於人工費,只交付點錢意思一下就可以了。
看着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杜遠舟想了想,囑咐道,「我們一定要記住,小豬場門口一定要設立消毒池和消毒洗手盆,並且始終保持足夠有效的消毒液……」
「還有,最好能把生產區(豬舍區)和管理區(接待、住室、伙房、銷售)分開,在進入生產區的門口設置第二道消毒池,嚴禁外來人員進人生產區,每個豬舍門口也應該有供飼養人員蘸腳的消毒盆。在場外或場區角落處要設置糞便堆積酵池和污水處理池,避免污水直接流出,污染環境。」
「尤其最後一點,環保一定要搞好!」杜遠舟補充道「萬一弄得不合適,很容易跟村民產生矛盾的,這樣的話,對於養豬場的發展很不利。」
杜遠舟之所以這麼強調,主要他知道養豬場一旦衛生搞不好,污染太嚴重了。記得後世很多村莊的養豬場,每天產生大量豬糞,由此散發出的臭味、滋生的蒼蠅不斷侵擾村民,讓人苦不堪言。
有些養豬場直接把產生的糞水排放在河流中,造成河流污染,臭氣熏天,魚蝦死亡,甚至地下水也遭到了污染,使附近的村民飲水都成了問題。
這一切,必須要充分考慮到。為了防患於未然,杜遠舟給劉愛民指出四點建議,一是腐熟堆肥法,將養豬場的污染物轉化為有機肥料;二是沼氣利用法,將污染物轉化為能源和有機肥料;三是綜合無害化技術,將污物進行固液分離,分別在固體污物和液體污物中有目的性地添加一定的微量元素進行發酵,生產出適用於各固體有機肥料和液體有機肥料;四是發酵床養豬技術,不僅能夠節省20的飼料、減少勞動強度、降低養豬成本,更主要的是避免產生污染物。
當然,至於如何進行操作,杜遠舟並不太清楚,畢竟他不是搞農業技術的。即使趙玉田等農科站的技術員,也不一定搞清楚。這就需要他們去農學院或農業科研機構請教一些專家或教授了。
隨着zhengfu的宣傳加大,漸漸的,越來多的村民開始動心了,各類養殖戶如春天小草發芽般增多起來,甚至有了星星之火呈現燎原之勢。
壯大村級經濟需要一批致富的帶頭人,而困擾農村經營戶發展的一大瓶頸就是資金來源。
工作組走訪了多家種養殖戶
第一百五十九章 農銀對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