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麼解決美國老百姓內心深處因為工作機會減少而產生的遷怒情緒呢?這玩意兒絕對是需要技巧的,在賈鴻漸看來,這事兒就跟治病一樣,絕對是要分治標治本兩種事兒的。¥f,.什麼叫治標?治標就是說清楚不是咱中國人搶了他們的工作!當然了,之前也說過不能說明是美國的資本家導致美國老百姓沒有了工作,所以這麼一個事兒咱們只能往結構上失業方面說,甚至也要拿出來90年代中國大下崗的事兒來說話看,不僅僅是你們美國人日子難受,十年前我們中國人已經難受過了!國家要轉型,經濟結構要改變,肯定會有一些人倒霉,但是按照中國的例子來說,當社會轉型成功了之後,經濟會發展的更好,總體社會上的就業機會會增加不少,對大家是更好的……
當然了,這就是純粹的忽悠。因為美國這邊按照歷史上的時空來說,在08年的次貸風暴之後,那一直就是經濟萎靡不振,到了2012年都還沒有起色呢。在之後的四年時間裏面,基本上中國這麼一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那就是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中國的經濟增長能夠佔據整個世界經濟增長的60%!在這麼一個情況下,美國的經濟一直遲遲沒有起色,那怎麼可能說是轉型成功?怎麼可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怎麼可能讓美國老百姓能夠跟中國老百姓一樣的忍幾年之後柳暗花明又一村?
咱中國老百姓為啥忍了幾年之後,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主要是因為改革之後了幾年,就進入了wto了!進入了wto咱中國的產品一下子可以進入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傳說中的「狼來了」的情況並沒有出現,反而是咱們中國企業在全世界攻城略地,雖然說攻城略地打下來的市場還都是低端市場,但是起碼也打到了外面去了啊!一下子市場擴大了之後,那自然各種企業的盈利狀況就好了起來了。再加上大下崗的減員等等一系列因素,也的確讓企業減負了,所以自然企業的情況就好了起來。企業的情況好了起來之後。國家的經濟情況也好了起來,老百姓漸漸有錢了,然後自然內需市場消費也慢慢起來了,這都是一環套一環的!
但是美國呢。他們在這麼一個陣痛期進行改革的花,哪兒特麼的找巨大的新開放的市場去啊?哪兒特麼的來大量的投資來增加美國企業以及老百姓的收入啊?沒有美國企業和老百姓收入的增加,商業環境就不會猛的變好。而商業環境沒有猛然變好的話,那麼之前失業的人自然沒辦法快速的就通過做小生意來再就業什麼的啊!甚至在美國這種因為次貸危機爆發而導致的經濟減速的情況下,實際上美國老百姓的收入還都是在微微下降的按照美國媒體在2012年做的統計來說。美國的中產階級家庭數量在2000年之後就是逐年降低的!而且中產階級的家庭財產中位數也是在逐年下降的!
從家庭收入方面來說,金融危機後的2011年,美國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為49103美元,剔除通貨膨脹因素之後,美國中等收入家庭的實際生活水平低於1989年;如果與2000年相比,這些家庭的年收入減少了4000美元。美國中產階級家庭收入的總數在全國所有家庭總收入中所佔的比重,由1970年的62%下降到2011年的45%;中產階級家庭的人數佔全國人口的比重由1971年的61%下降到51%。按照比例來說,50年代的時候,美國公司老闆階層的平均收入是員工收入的50倍,而到了2012年呢。則是350倍!
當然了,從某些角度來說,百姓收入下降,的確是會造成一些低端消費市場的火爆比如說以前出國游火爆,經濟形勢不好了,大家要收縮開支了,可能就省錢來國內遊了,於是國內游市場火爆了。比如以前大家都是各種去派對什麼的,現在要省錢了,都去看電影了。以前大家都去好館子吃喝。現在要省錢了,隨便找個街頭的館子下一下就得了。但是這種地段消費市場的火爆,並不一定就代表那些失業的老百姓就有機會創業拿國內大下崗的時候來說,如果不是華夏高科大規模的把北方下崗職工有計劃的運輸到全國各地資助他們開店。他們有幾個人是在下崗全家沒有多少收入之後,還有魄力砸鍋賣鐵的出來創業的?萬一虧了呢?
對於失業或者下崗人員來說,最保險的再就業肯定還是找一份工作而不是自己創業,這樣不用自己背負風險!但是說真的要在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