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郭紹走上李重進中軍的一座小山坡上的點兵台,實在忍不住狂喜大笑了出來。周圍千軍萬馬,吶喊聲此起彼伏。
一員武將策馬上來,亟不可待地翻身下馬道:「我抓了李重進,活的!」
郭紹當即說道:「帶上前來。」他又問跟在左右的眾將:「李繼勛和趙匡胤在何處?」
眾人面面相覷,無人能答。
李重進雙臂被反綁,被兩個大漢按着,在一隊士卒的押送下,一撅一拐地被趕了過來。郭紹見土台上有把椅子,當下就大搖大擺地坐下,指着李重進喝道:「今日一戰,半天叫你全軍敗北,服不服?」
「禁兵倚強凌弱,勝敗兵家常事,多說無益,要殺便殺!」李重進抬頭哼道。
郭紹此時徹底放心下來,心情也非常好,一時間倒不是很想殺李重進。
「當年淮南之戰,你信誓旦旦詛咒,要是我攻下壽州,你便手板煎魚給我吃,壽州攻下沒有?」郭紹笑道,「今日你又敗在我手裏,看來真得到汾水裏捉條魚上來,拿你的手心煎魚試試。」
李重進惱道:「士可殺不可辱,我乃太祖之甥,痛快點給個了斷!」
郭紹見他不屈服,摸了摸後腦勺沉聲道:「你是皇親國戚……其實認個錯也許就寬恕你了,連你的家眷都不會被迫害。」
李重進忽然仰頭哈哈大笑。
他後面的武將大怒,一掌按在他的肩膀上,膝蓋在他面前一頂。李重進痛呼一聲跪倒在地,那武將上前一把拽住他的髮髻,按在地上磕頭。
下面的大片將士見狀,頓時大喊起來:「萬歲……萬歲……」
郭紹一聽這又不是皇帝親征,萬個屁的歲。當下便起身從木台上走了。
……太原府,劉鈞聽到了李繼勛、李重進幾天內連續覆滅的消息大為震恐。後來陸續奏報證實,周軍在晉州北只有兩萬人,這才心下稍安。
劉鈞尋思,周朝皇帝剛剛駕崩不久,周軍肯定只是為了對付叛亂,並不會急着就對外開戰,這才鎮定下來。
這時趙匡胤的奏書不知怎麼到了劉鈞的案前。
趙匡胤上書:周朝殿前都點檢郭紹是太后家將,太后全靠此人統領禁軍,只要將其擊敗就可讓周朝不戰自亂,為陛下爭得入主中原的時機。
郭紹部只有兩萬人,千里奔襲、又連續大戰,此時已兵馬疲敝,又被大量俘虜和繳獲輜重拖住。陛下可遣一支精兵試探進攻,若能獲勝則功在大計,更能踩着郭紹鵲起的名聲、讓天下人敬畏陛下;若不勝,周軍也無力深入反攻,陛下立不敗之地。
趙匡胤還主動請纓,給他一支精騎、原為前鋒。
北漢主劉鈞剛看到這奏書的剎那間,確實心動了一下。「踩着郭紹連敗二李」的名聲揚名天下,對劉鈞來說確實很有誘惑……這世道,別人的敬畏之心、不敢輕易造反,威信都建立在能打的軍功之上;對維護統治非常有利。想當年周朝柴榮一開始也地位不穩,贏了兩場後,下面誰敢再造反?
但劉鈞又尋思那二李號稱十萬,打不過周朝禁軍便罷了,居然敗得那麼快……他心裏有點畏懼,怕沒打贏以後強大的周朝找他算賬。而且劉鈞登三十幾歲了沒兒子、只有讓養子薛繼恩改姓後為皇儲,動力不大;其次遼國現在沒法有力支持,他只想固守太原基業。
最重要的,劉鈞不是北漢開國皇帝,他本來就沒多少進取心,只想保住已經得到的東西。
思想向後,劉鈞回顧大臣道:「趙匡胤是為私仇,想拖朕下水!」
眾臣忙稱陛下洞察秋毫,英明神武,並進言派人督汾州死守城池。
……
二李覆滅的捷報快馬送往東京,此時潞州李筠也得知消息了。
「二賊不堪一擊,千里之外,竟然被禁軍半個月攻滅。」李筠回顧左右道。因為天氣寒冷,這廳堂的門窗被厚實的門帘遮得嚴嚴實實,裏面光線昏暗,中間的炭火額外明亮。
一個月前勸誡李筠,不要起兵的幕僚頓時洋洋自得道:「主公英明,幸好沒有與二賊同流合污,否則現在形勢危也。」
幕僚也許是想李筠讚賞他出了好主意,不料李筠哼了一聲什麼都沒有。
那幕僚又進言道:「當今太后有大氣
第三百一十二章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