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日本方面的情報機關那麼快決定放棄對呂振羽採取行動的方案,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在中國計算機領域最負盛名的核心技術期刊《計算機與軟件技術》上刊登了署名firefur的論文——《混沌碰撞機制——人工智能的產生渠道之一》。
這篇論文分為幾個部分,首先是關於混沌碰撞機制的數學分析,一堆公式堆出來的足足有1萬多字。隨後就是關於在電腦上進行混沌碰撞機制的模擬試驗的準備,步驟和一系列成功或者失敗的結果。自然,其中最為詳細的則是關於產生了第一代人工智能核心的那次模擬試驗的詳細過程,甚至還有許多非常細緻的參數。由於說明第一次試驗成功人工智能核心是在一台相當廉價的入門級服務器上,這些數據並不複雜,但作者卻在文章里表示,如果採用大型機,乃至採用更好的服務器組,服務器陣列,超大規模服務器陣列,以超級計算機進行運算的分配與控制將獲得更好的效果,可能產生遠高於筆者在入門級服務器上得到的智能水平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核心。不過,作為一個重視效率和性價比的軟件工作者,筆者謹慎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製造高性能的人工智能核心在現有軟件硬件水平的環境裏,沒有大的意義。文章的最後部分,則是關於智能核心和軟件控制方面的一些應用實例,比如語音平台,比如《縱橫家》,雖然只是大致解釋了一下智能核心的工作方法,並不涉及任何可能影響數字圖騰的技術領先地位的內容,但已經足夠讓那些有心人研究了。
似乎是預計到了這篇論文可能在業界引起的影響,原本在國內就有10萬冊銷量的《計算機與軟件技術》破天荒首印了20萬冊。可是,就在首批下機器的2萬冊剛剛發貨送出去之後幾個小時,中宣部的命令就下來了,沒有印的不准再印,已經印好的銷毀,已經發貨的召回……這也算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幾次出版物的召回行動。在這之前,被召回的那些出版物不是思想政治方面有問題,就是暴力色情什麼的,而呂振羽和他父親合力炮製的論文,這一次也享受了同樣的待遇。
可是,想要把已經發貨的雜誌追回來,那可真是談何容易。現在中國的物流業也算是比較發達的,在出版物方面,更是如此。從印刷廠里出來不到2個小時,就已經有相當部分雜誌擺在了零售的攤點上。而等追回雜誌的指示傳開的時候,這2萬本雜誌已經至少有4000冊銷售了出去,這部分雜誌想要追回,自然是難上加難。
遠在日本的呂振羽,這個時候接到了來自陳昌儒的電話,自然也是事先約定的。電話里,陳昌儒半真不假地質詢此事,反覆提醒呂振羽要注意對這類技術的保密,不要為了個人的名聲而罔顧國家發展的需要。呂振羽自然是唯唯諾諾,一副對此沒有興趣的樣子。說實話,他們兩個人都不知道這個電話有沒有人監聽,大家也就是敷衍一下。
雜誌被緊急回收,算是不大不小的事情。但中宣部始終沒有給這次雜誌回收的事情定性,則頗值得玩味。要說署名firefur的那篇論文不具備科學特性?可那是人家總編副總編認可了的,而且也沒有任何方式可以證明這篇論文不科學。要說違反了出版方面的準則?論文和那些文化方面的禁止報道的清單是不沾邊的。要說違反了國家保密原則?那種理由可以對公眾說?於是,整個局勢的發展就如同陳昌儒和呂振羽當初所預想的那樣在緩慢發展了。反正收集幾本雜誌,哪怕是弄到印刷廠里的底版,似乎都算不上什麼難度太高的工作,甚至都不比專業的特工去進行這些事情,只要打幾個電話,自然就到手了。
而這一次《計算機與軟件技術》事後重新刊發,導致一期有兩個版本的事件也算是引起了點波瀾。
在上海,安全局立刻就安排了不少人手,開始對數字圖騰里的主要成員和一些外籍雇員進行背景調查。這並不是公開的舉動,但實際上也沒有存心保密的意思。原本在數字圖騰急速擴張的時候,安全局就準備做這些事情了,而且範圍比這個更大,是對所有數字圖騰的員工進行背景調查。由於人力和時間的關係,安全局在這方面並沒有完成這項工作,這項工作到現在還是在和數字圖騰擴張的速度在競速。隨着數字圖騰總部人員的逐漸穩定,總算安全局方面的進度提了上來。而這次,則只是他們把已經調查過的人和尚未調查過的人各抽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