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董成武就把自己的三個兒子都摸透了。長子董文就是一隻酒囊飯袋而已,看來這些年是被他的母親慣壞了。
董成武很清楚自己的原配妻子是怎樣的一個人,看來這些年他不在府中,她沒少作威作福啊。孩子每天跟着她耳濡目染,長成這個樣子也就不足為怪了。
次子博文雖然年紀尚幼,但他所特有的機敏睿智卻已經開始嶄露頭角了。而三子董斌,卻是三人中天資最好,最聰慧的一個。雖然他還只是一個孩童,但他的聰明才智還是無法令人將他忽視掉。
尤其是,董斌的母親是董成武最喜歡的一位女人。雲妃是董成武的第三位妻子,之前的兩位,董文的母親-現在的皇后,和董博文的母親都是父母大人替他做主娶進門的。
只有雲妃,是董成武偶然認識之後,喜愛至極,才求父母上門提親而進門的。
一半是因為董斌的確聰穎可愛討人喜歡,一半是愛屋及烏的緣故,理所當然的,他就成了父皇最歡、最喜愛的兒子了。
開始幾年,因為大局甫定,還沒有人提及立儲君之事,董成武就暗想着再拖個幾年,等斌兒再長大一些,就想個由頭立了他。
雖說他們是新朝初立,按理是沒有祖制可言的。但朝中年紀大一些的臣子其實都是前朝的舊臣,所以在他們的心裏,仍舊是把前朝的一些制度當作先制來用的。這些人裏面,也包括董成武,他也是前朝的臣子麼,而且還是重臣之一。
這立太子就是舊制之一,是立長不立幼的。但事在人為,董成武暗暗盤算着要怎麼打破這個祖制。
好不容易又過了四年,等到了董斌十四歲的那一年,立儲之事就無可避免的被提了上來。
董成武自然不能對這件事情置之不理,接了臣子們的奏章,說:「朕會考慮這件事情,改日再議。」
皇后那裏的工作做得極其艱難,她本來就不是一個好相與的人,何況是立太子這樣的大事。而董成武也沒有很充分的理由把本屬於她的兒子董文的太子之位給剝奪了。
董文雖然好酒好色,有那麼點兒不學無術,但也並沒有犯過什麼大錯。而且,他也能堅持每日早朝,雖然沒有建樹,可但求無功只求無過,他實在是張不開口。
再說了,董文再不濟,也是他的親生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啊。這是其一。其二是,皇后背後的家族勢力在本朝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因為皇后家中的男丁當時都跟隨着董成武在他的軍隊裏,在他手下擔任着不同的職務。後來他能順利的自立為王,也是因了有這些人的擁戴支持。所以,董成武雖不喜他的皇后,但對她還是有幾分忌憚的。
思量再三,董成武決定再把此事往後拖一拖。因為斌兒尚還年幼了一些,又不能帶兵打仗,沒有立功就沒有上位的資格啊。臣子們催得再急,也畢竟是臣子,他才是一國之君,什麼時候立太子,立誰為太子,到最後還是得由他來拍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