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節 提前的統一戰線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是由當時形勢所決定的。西安的三個方面(張、楊和**)都主張和平解決事變。南京方面雖然以戴季陶、何應欽為首的主戰派喧囂一時,以國府名義調兵遣將,下令討伐張學良,但以孔祥熙、宋氏兄妹為首的主和派力主和平營救蔣介石,贏得了國民黨左派、元老派(包括原西山會議派的成員)和各地方實力派的支持。國際上,英、美、蘇均反對中國繼續內戰。蔣介石也了解到誰不抗日誰就會被抗日的怒潮席捲而去的形勢,同意了西安方面提出的「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主張,事變得以和平解決。
西安事變發生後,日本政府內閣接連召開會議,研究對華政策。日本帝國主義力圖改變事態的目的、方向,陰謀把事變引向國民黨與東北軍、西北軍、紅軍之間的大規模內戰,以便從中取利,進一步擴大對中國的侵略。十二月十五日,日本關東軍公開聲明,要求國民黨政府實行「**防共」,說南京政府如果能夠這樣做,日本將「不惜給予援助」。同一天,日本外相召見南京駐日本使節表示:南京如果與張、楊妥協,日本政府則不能坐視。日本帝國主義除公開威脅南京當局外,還暗中支持親日派「討伐」張、楊,並唆使漢奸、特務、托派分子潛入西安,利用廣大人民群眾對蔣的義憤,煽動殺蔣。
但等到老蔣正式接受六項承諾後,日本人的圖謀就算是正式破產了。
承諾是承諾了,但是對於接下來老蔣的回歸,卻是在西安內部形成了一些爭論。
張學良為了表示誠意,決定用自己的專機,親自護送老蔣返回南京。
對此,楊虎城和張學良手下東北軍將領,全都一致堅決反對,認為釋放老蔣本來就算是放虎歸山,現在要是再護送他去南京,則絕對是羊入虎口,自找死路。包括**代表在內,其他人也基本持反對立場。
對此,全程參與談判過程的范哈兒,想到了張學良後來的歷史,以及因為沒有了他領導而使東北軍、西北軍近乎潰散的結局,頓時決定出面干涉。
「委員長還是乘坐我的專機返回的好,畢竟漢卿剛剛做下那樣的大事,我想也沒有誰願意再乘坐你的專機。如果不能安全回了南京,大家肯定會懷疑,而且就算沒出意外,到了南京後,恐怕激憤的南京民眾,也不一定願意放漢卿回來呢。」
歷史上蔣介石回到南京後,立刻扣押張學良,親自導演了一場「審張」、「赦張」、「管束張」的鬧劇,最終使張學良從此失去自由。接着蔣介石於一九三七年一月二十日,提出了一項辦法,逼迫東北軍和十七路軍分別調防,移駐甘肅和渭北,隴海路沿線由中央軍接管,並設防西安。隨後,又公佈了一系列任免令,包括對楊虎城的撤職留任,以顧祝同為西安行營主任等,並指使中央軍向西安推進。西安內部分為主戰和主和兩派,主戰派鋌而走險,殺害王以哲將軍,同時擬定黑名單,內有不少**員。這就是所謂的「二二」事件,西安的局面危疑震撼。首先東北軍內部矛盾成為對抗性的;西安謠傳**是「二二」事件的指使者,西安內部的自相殘殺一觸即發。
好在當時人在西安的總理等人處變不驚,臨危不懼,首先趕赴王以哲家中,料理後事,祭奠死者,安慰生者。隨後同楊虎城商議善後。楊派人到潼關同蔣介石剛委任為西安行營主任的顧祝同談判,爭取和平解決。消息傳出後有關**的謠言不攻自破。為了維護東北軍、十七路軍的利益,不給中央軍造成可乘之機,他又挺身而出,冒着掩護兇手的嫌疑將這些人送到三原紅軍駐地暫避,使對方失去報復的對象,避免了大規模的自相殘殺,使主戰派失去首領,不能再有其他的動作。終使事態安穩度過,和平解決。
但「二二」事變後,東北軍、十七路軍、**三位一體抗日同盟不復存在,西安失去了談判的平等地位,楊虎城避居三原,局勢動盪不安。
為了防止歷史重演,范哈兒決定阻攔。
「呵呵,無所謂,要不讓南京方面派飛機來接好了。」老蔣笑呵呵的表示。
如果張學良堅持要送,他當然也沒辦法,不過非萬不得已,他也確實不想乘坐這位剛剛背叛過自己的手下的飛機。
「蔣公,你可以放心,我絕對會將安全送到的……」張學
第一百八十一節 提前的統一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