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節 緊迫的一年
送走陳布雷後,繼續留在浦口的范哈兒和唐生智,都不約而同的把注意力,放到了指揮部的大戰術地圖上。
那位侍從室主任過來,除了授勳,主要就是傳達老蔣對於南京戰事的重視,還有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近期很可能將會展開徐州會戰。
徐州是津浦路上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是這個時代中國鐵路真正大動脈的交匯點,不管是戰略上,還是政治上,都意義極為重大。
陳佈雷的這個消息一出,兩人當然都十分重視。
尤其是范哈兒,他更加明白,恐怕那個歷史上會十分相似的血戰台兒莊戰役,也等於快要爆發了。
台兒莊(今山東省棗莊市台兒莊區),位於山東省最南部,徐州東北,是隴海、津浦兩大鐵路幹線的一個戰略支撐點,也是南北運河的一個咽喉要道。歷史上的那次血戰,也是國民黨正面戰場上,極具象徵意義的勝利,雖然歷史上那次戰鬥勝利後不久,徐州就真正丟失了,被某些批評為贏了戰役輸了戰略,但這一次范哈兒卻是不準備讓這樣的情況發生,一旦徐州會戰開始,他必然不會就那麼坐視。
他如今已經守住了南京,只要再在台兒莊戰役中插一腳,將日軍擋在南北兩線,那對日本的消耗,就不絕對增加一倍不止。大量的人力物力,將會幾倍於真實歷史的被浪費在從海上進行物資調遣上。再在美國已經施行了禁運的情況下,日本對於這樣的消耗,到底能堅持多少時間,也確實是一個未知數。
而范哈兒堅信,這個時間,應該不會超過一年。
不過毫無疑問,接下來的一年時間,將會非常難過,絕對是緊迫的一年,順利渡過去了,抗戰前途一片光明,而如果撐不過過去,毫無疑問道路還會是非常曲折的,即便范哈兒已經做了萬一的準備,還是覺得寧願不要遇到那萬一的情況好。
只要中國在南京和徐州兩線,堅決擋住了日軍的進攻,再阻止他們在沿海登陸的可能,日軍在從1937年開始,最多堅持兩年,就大不可能再將進攻持續下去了。歷史上,日軍對**的進攻,在進入到1939年後,就開始趨緩,主要就是因為攤子鋪的太大,各種戰爭物資消耗劇烈,後勤跟不上了,再加上淪陷區的國人抗暴激烈,自然而然不得不把進攻力量收縮,主要進行淪陷區的鎮壓工作了。
而事實也不出范哈兒所料,此時日軍東京大本營內,作為戰事最高指揮機構,對於侵華戰爭的不順利,內部也一度產生了較大的爭論。
日本現代陸軍自創建以來,就一直抄襲法**隊的軍制。知道德國在1871年普法戰爭中打敗法國成為強國以後,出現了要仿效德**制的傾向,又設立了不少類似機構,機構逐漸完善。到了甲午和日俄戰爭之後,才真正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特色體制。
1893年2月,日本明治天皇在批准新設海軍軍令機關的同時,命令起草《戰時大本營條例》。所謂戰時大本營,就是戰時日本天皇指揮本**隊的最高統帥部。制定這一條例是想規定各自為政的陸海軍軍令機關戰時的關係,因而可以說是十分正確的措施。參謀總長有栖川宮根據事先的研究,很快草擬了條文。規定在天皇之大麾下,設置最高統帥部稱為大本營。在大本營中,參謀總長參與籌劃最高統帥部的軍事機密事項,負責擬定帝國全軍即陸海軍的重大作戰行動計劃。參謀由陸海軍武官充任,其人員另行規定。在大本營中設置各機關的高等部,根據重大作戰行動計劃管理其事務。
在該條例中,第二條成為設置海軍軍令部的前提條件。就是說擔心設置海軍軍令部,將來會對陸海軍作戰計劃產生分歧,因此想通過平時制定《戰時大本營條例》,規定參謀總長以大本營參謀長的身份,平時擬制帝國陸海軍的重大作戰行動計劃,達到陸海軍協調一致的目的。
另外還明確了大本營的參謀由陸海軍武官充任,文官不當參謀。即是說,戰時大本營是純統帥機關,參與作戰計劃和作戰指導的是陸海軍武官,非武官人員即使是國務大臣也不得參加。 這件規定都表明,日本人認為戰爭大都以武力戰為主體的思想佔了上風。
日本侵華戰爭設置大本營的問題,實際上從他們發動盧溝橋事變後就開始討論了,並由兩統帥部事務當
第二百三十五節 緊迫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