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節 說服
1936年底,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陳誠將軍,對當時新建的德制陸軍有下列評語:
「抗日戰爭越晚爆發對中國就越有利,因我方可以有更多的準備時間……如果目前發動,我方一定是處於被動局面,如再遲一年,最低限度我方可有半主動的機會,如遲兩年爆發,則我方可以完全掌握主動局面……」。
這個說法有點誇張,但毫無疑問,他很好的說明德國對華援助的影響。
德國的做法當然令日本惱火,日本最終以退出**產國際協定相要挾,想說服希特拉下達了停止對華軍火供應、撤回在華德國顧問等命令,但這些命令仍一度遭到「親華派」佔上風的德**方和外交部的強烈抵制。
迫於軍方和外交部的壓力,相對比較親日的戈林,也只能給國防部國防經濟處處長托馬斯上校發出指令:
「仍以目前的方式繼續與中國的貿易。」
對於日方的抗議,德國外交部政治司司長魏茨澤克毫不客氣地反唇相譏:
「不僅日本無權控制或質問德國武器輸華,就連德國政府亦無權阻止私人對華軍售。」
外長紐賴特也表示:
「德國武器輸往中國,保持適當之限量。中德經濟之發展,是基於純粹商業基礎,並非經由德日談判所能解決。」
1937年德國以易貨供應方式輸入中國的作戰物資,價值高達8000多萬馬克,比1936年激增3倍多。1938年7月,美國國務院統計七七事變以來各國輸入中**火的數量,德國仍壓倒蘇聯居第一位,德國當時對中日戰爭的微妙態度由此可見一斑。
德國傳統政治精英不僅準確地預見了日本侵華必然導致的遠東政治色彩的變化,而且他們一直認為日本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中國未必會在中日戰爭中失敗。如果德國外交始終由這批政治精英主導,既能把日本綁在反蘇的戰車上,又可維持中德邦交,繼續從中國撈好處。這對德國的國家利益無疑是最不壞的選擇。換句話說,德日同盟實際上存在着一個領導權的問題:是德國主導德日同盟,還是日本主導德日同盟?德國的傳統政治精英堅持前一個選擇,然而,他們的選擇並沒有能夠成為德國政府的最終選擇。
抗戰外交中的中德日三角,在抗戰前夜和抗戰初期具有極端重要的意義,但許多關鍵內幕因此一直無從獲知。
德國對華軍售與顧問指導,都獲得德國政府的核准與支持,尤其是1933-1938年這五年,中德雙方的往來達到高峰,這與當時德國執政的希特拉有極大的關係。
希特拉於1933年一月當選德國總理取得政權,旋即撕毀凡爾賽合約,開始重整軍備擴充軍力,對於鎢礦砂的輸入非常迫切,而德**火出口對德國經濟也甚有幫助,這與中國抗日建軍的需要剛好契合,所以中德很快就建立軍事 / 經濟合作的關係,德國的國防部、外交部、工業界也都非常支持;基本上,希特拉當時對中國、日本分別保持等距的外交關係,尚未因日本而影響對中國的往來。 1937年希特拉進軍萊茵河沿岸,與英法兩國衝突的態勢已現,歐洲的局勢開始緊張。同年中日開戰,德國希望中日爭端能和平解決,故令駐華大使陶德曼調解中日衝突,但斡旋並未成功,德國內閣對是否調整對華政策也有爭論,不過還是以贊成繼續軍售的一方佔上風,德國武器仍然供應中國,軍事顧問也繼續在華服務。
1937年十一月德意日三國簽立**協議,結合成三國軸心的政治聯盟,希特拉的態度已明顯轉變,為實現其侵略計劃,決定犧牲與中國的關係改採「聯日政策」,期使日本牽制蘇俄在遠東的力量,以利德國將來在歐洲戰線打擊蘇俄。1938年二月,德國內閣改組,原先對華友善的國防部長與外交部長去職,新任外交部長里賓特甫為親日派,外交政策也隨之修改不利於中國。
1938年二月,希特拉宣佈承認東北的偽「滿州國」,並停止中國學生赴德接受相關軍事訓練,戈林元帥並指示禁止武器銷往中國。不過實際上,儘管官方宣佈禁售政策,德方還是暗中運交了許多武器、原料、兵工生產機具給中國,有些武器以分解方式出口到中國再行組裝,或假稱輸往第三國再轉運至中國交貨等方式,繼續
第一百六十九節 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