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李氏來信的要求,沈溪要及早回寧化縣備考歲試,正月中旬,沈溪剛跟家裏人一起過了上元節,就得跟沈明鈞一起動身回寧化。
這一年上元節放燈,藥鋪里外老老少少,都把願望寫成希望沈溪能鄉試高中。
沈溪知道這是老娘和惠娘「強迫」家裏人這麼做的,一家婦孺會寫字的少,反正都讓沈溪來代勞,當着周氏和惠娘的面,她們敢說希望來年能找個好相公嫁了?
以前惠娘還總把身邊五個丫鬟的婚事掛在嘴上,可現在藥鋪里外事忙,她兼顧不過來,就算秀兒她們都已經十七八歲甚至逼近二十歲了,她還是沒依照承諾嫁她們出去。
小玉和秀兒尚能忍受寂寞,綠兒和紅兒小兩歲,也不覺得怎樣,唯獨寧兒,從心底裏帶着一股不甘,總想找機會飛上枝頭變鳳凰。
沈溪帶着三家人的殷殷期盼,踏上回寧化的歸程,這條路沈溪走了幾次,已經很熟悉了。一同回鄉的還有宋小城夫婦和幾個車馬幫弟兄。
絮蓮剛生了兒子,宋小城難得年初車馬行和船行不忙,就帶着老婆兒子回鄉省親,算得上是富貴還鄉,「榮歸故里」。
等回到寧化縣城,沈溪馬上成為一家人矚目的焦點。
頭年裏,沈溪還是以童生的身份回來,這才一年時間,沈溪就成了秀才公,而沈溪過了年也不過十二歲,就算以前沈家的頂樑柱沈明文,在十二歲時尚無資格考縣試,現在沈溪不但過了縣試,還是縣、府、院三試連考連過,汀州府府試得案首,院試第二。
無論在誰看來,沈溪未來的前途都不在沈明文之下。
「七郎,回來以後要好好讀書,這歲試看起來容易,但也不可懈怠,最好一次就能增補增生,那一年後你就能進補廩生。」老太太李氏在來拜訪送賀的鄰裏面前,笑得合不攏嘴,但不忘提醒沈溪。
就算沈溪中秀才時她也沒像今天這麼得意,能把寶貝孫子帶回來在鄰裏面前顯擺,才是老太太一直期盼的事情。
這讓沈明文的妻子王氏看了很不爽:「娘,瞧您這話說的,可能七郎還想一次增補廩生,秋闈考個舉人公回來呢?」
這話聽起來是好話,但以王氏那陰陽怪氣的口吻說出,讓誰聽了都知道她心裏彆扭。她這兩年,有丈夫但守活寡,本來心裏怨氣就多,現在老太太喜歡這個寶貝孫子比他丈夫還多,她哪裏氣得過?她心想:「我男人好歹考了幾次鄉試,而且現在廩生也穩了,豈是你這個剛考中秀才的小屁孩能比的?」
但想到沈溪要跟她丈夫一起考歲考,心裏就不是個滋味兒。
李氏板起臉:「好好說話,七郎能一次中舉人自然最好,中不了,以後有的是機會。婦道人家,嚼什麼舌根子?」
王氏倒也識相,趕緊行禮:「娘,我錯了。」
李氏並未見怪,繼續對沈溪道:「你大哥成婚,你爹你娘都回來了,但你學業繁忙無暇兼顧,現在回來快到裏面去見過你大哥大嫂。」
沈溪這才想起來家裏其實多了個女人,就是沈永卓剛迎娶不到一年的夫人,也就是以前的呂家小姐。
沈溪到中院的東廂房見過這位「大嫂」,要說姿色其實也就那麼回事,臉圓乎乎的,鼻樑不高,好在皮膚白皙,按照當下的審美標準算是個美人。
如今沈永卓已二十歲,只是過了縣試,家裏人對他抱的希望依然很大。畢竟跟他父親相比,沈永卓並不遜色,只是比起沈溪相形見絀,但誰也不是神童不是?
「回來後,跟你大哥一起讀書,少出來走動,過兩天,讓你大伯出來教你們學問。」
李氏很自豪,沈家兩個秀才,以後不用只指望沈明文一人中舉,沈家中興希望大增,但她對長子的溺愛終歸多一些。
畢竟長子是李氏一把培養出來的,培養小孫子的功勞,她雖然想記在自己身上,卻覺得有些愧疚,當初要不是沈明鈞夫婦背着她送沈溪上學,沈溪到現在可能跟他的兄長一樣去大戶人家做工了。
不夠,在李氏看來,就算沈溪中了秀才,那也只是得到主考官的賞識,在才學上必定遠遠落後於進學多年的沈明文,讓沈明文出來教授沈溪學問正合適。
沈溪回到寧化,最想見到的人其實是王陵之,但他回來後就被關進院子,「閉門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