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客在場,她揮手就要打這不識趣的大兒子一巴掌。
老娘要在沈氏族人面前顯威風,你這是誠心讓老娘下不來台,是吧?
「嬸嬸別生氣,明文這話說的也對,同宗子弟的名字是否刻在牌坊上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侄子中了狀元,能蒙蔭我沈家上下。」
沈家大房那邊的人趕緊說話。
要說沈氏同宗人中,跟李氏一家關係還不錯的就屬大房,以前李氏每次進寧化縣城,都會住到大房家裏,人家也沒嫌棄她打擾。同宗既然幫襯過,現在人家就要討得回報,誰讓大家都姓沈?
旁邊但凡姓沈的,也不管跟沈溪這位新科狀元郎關係隔着幾輩,都跟着幫腔。
李氏道:「這是自然,不過如今我家七郎在京城為官,山長水遠,不過料想等他幾年後為官一方時,我同宗子侄若有去投奔的,我只管讓他幫忙在衙門中安頓。」
李氏的話讓在場的沈氏中人興奮不已,有人趕緊道:「如此就好,有嬸嬸這番話,我等就放心了。走,出去飲宴,沈家這邊席桌不夠,只管到沈家其他人家裏取用,我們沈家就算再落魄,這慶功宴還是請得起的」
院子裏一片熱鬧,前來送禮的人依然絡繹不絕。
李氏抽出空暇拉住沈明新的衣袖,道:「老四,你別光顧着出去招呼人,快回去收拾收拾,明天你陪娘去府城一趟,多帶些禮物,為娘要去好好答謝老么一家」
沈明新道:「娘,大家都是一家人,老么和他媳婦不用您謝。」
李氏突然擦起了眼淚:「娘是覺得對不起他們哪,這些年娘所有心思都在你大哥身上,連七郎讀書,我都跟蘇先生說,勉強糊弄過去就行了,讓七郎認清自己,早點兒休學回家跟你學做木匠活,這輩子能有個手藝養活自己就行,反正他已經有了個童養媳,娶妻生子,就此安穩過上一生,誰知道唉!這才幾年啊,感覺一眨眼就過去了,你大哥連舉人都不是,怎麼七郎就中狀元了呢?」
沈明新這才知道老娘為了讓老么家死心,居然還去找沈溪的啟蒙恩師蘇雲鍾使壞。
沈明新心想:「照娘這麼說,若非七郎跟着父母進了府城,這會兒或者已經休學跟我做了木匠,我沈家要出個舉人指不定要等到何時,更別說有人中進士和狀元了!」
李氏若有所思:「這些年老么媳婦跟着陸家女人做買賣,外面傳言太多,我幾次讓老么讓他媳婦別做了,他沒聽進去。怕是他們夫妻倆記恨為娘當初不肯讓七郎讀書,七郎有本事了,他們要鬧分家,為娘擔心治不住他們我這當娘的,這就去給他們磕幾個響頭,當作認錯,咱這沈家別散了就好」
沈明新趕緊道:「娘,您別多想,老么和他媳婦不是那種人!」
說出這話,沈明新自己也覺得底氣不足。
其實他跟馮氏這些年在鄉下,曾不止一次說過家裏的事情,都覺得老太太偏心實在太厲害,這一家老小基本都圍着沈明文一個人轉,先考生員,再考舉人,這些年家裏人奔波勞碌,有什麼好吃好喝的都先給了大房。
就算李氏讓沈元讀書,可沈明新夫婦自己也想早點兒分家單幹。
四房尚且如此,人家么房那邊在府城做大買賣,還把賺來的錢供養沈家老就算如此也不能得到李氏認同,人家是傻子願意跟着這樣的老娘過日子?
現在沈溪考中狀元,估摸着么房那邊很快要去京城跟兒子過好日子,沒分家,其實跟分家也沒多大區別。
汀州府城,沈明鈞夫婦這會兒也在設宴款待來賓,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送沒送禮,只要來了就是客人,流水席天天開,對他們夫妻而言,兒子能中狀元,就算散盡家財也在所不惜。
更何況那些前來恭賀的士紳地主、商會同仁以及沈溪的同窗同案都送了厚禮,辦這宴席不僅不虧,還能大賺一筆。
其實他夫妻二人還真沒打算去京城找兒子過日子,因為他們打聽過了,就算沈溪現在當官,也是在翰林院這種「清水衙門」做官,俸祿不多,養活謝韻兒、林黛和幾個丫頭或者尚可,但若他夫妻二人再去,那便是給兒子添麻煩。
在他們心目中,只要兒子有出息,自己能不能在兒子身邊並不重要,就盼以後兒子能做更大的官,走到哪兒都沒人敢欺負,那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