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局的逆轉不僅是兩軍對壘的形勢變化,更是兩軍在心理上的重大轉折。在前幾個月,叛軍起事之時,旋即既獲得了來自各地大喇嘛的高層精英階層的全力支持,又獲得了不明真相的來自最普通民眾的盲目追隨,還有眾多小股叛軍紛紛加入,更是將朝廷和談使臣常壽扣押下來,叛軍的囂張氣焰一時直衝上天。
然而風水輪流轉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在年羹堯出任撫遠大將軍之後,幾場旗開得勝的戰役令局勢瞬間就微秒起來,特別是西寧保衛戰的勝利結束,不僅奏響了平叛取得決定性大捷的前奏,更是令西北戰場乃至整個朝廷士氣大振,上至皇上,下到普通士兵,全都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都是士氣只可鼓不可泄,這是非常有道理的,現在當西北戰場的主動權掌握在平叛大軍,掌握在年大將軍手中的時候,叛軍勉強支撐了幾日就開始一泄千里般節節敗退、潰不成軍。局勢朝着極為有利於朝廷的方向發展,而參加叛亂的蒙古王公原本就是牆頭草隨風倒,叛軍聲勢浩大的時候,或是迫於壓力,或是為了分得一杯羹,或是夾縫中求生存,不管出於哪一種原因投靠叛軍之人,現在看到朝廷平叛大軍佔據了上風之後,再一次將牆頭草的劣根性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水平,仿佛是在一夜裏就又紛紛投降了朝廷,將叛軍匪首們無情地拋在了身後。
羅卜藏丹津萬萬沒有想到,自己苦心經營的叛亂只勉強支撐了幾個月就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不但眾叛親離,而且人員損失慘重,城池丟失慘重,昔日的盟友們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只落得一個孤家寡人的悲慘下場,如此情況之下,要人沒人、要錢沒錢、要權沒權,他還有什麼資格跟朝廷抗衡?
幾乎被趕盡殺絕陷入絕境之中的羅卜藏丹津無可奈何地審時度勢一番之後,終於在十二月十三日做出將朝廷和談使臣常壽送還清軍的決定。與此同時,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更是為了保住目前少得可憐的一點殘餘勢力,他不得不戴上一副虛假的偽善面具,附疏上奏朝廷,「言辭懇切、態度誠懇」地為自己開脫罪責,只說自己也是受了賊人的蠱惑,才會鬼迷了心竅,利令智昏之下稀里糊塗地做出犯上作亂之事,實非他的本意,現如今他深刻意識到自己罪孽深重,打算從今往後一定要痛改前非,絕不再做任何謀反謀逆之舉,還望英明的聖上法外開恩,念在他多年效忠朝廷的情份上,網開一頁,他羅卜藏丹津定當做牛做馬,竭盡全力回報聖上的不殺之恩。
皇上接到這份奏摺之後,即使只見其字不見其人,也是通過這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意味,迅速在腦海里立即浮現出羅卜藏丹津那副醜惡的嘴臉,那就是表面上裝作一副痛哭流涕的樣子,實際上肚子裏指不定又在搞什麼鬼花招,對於這種小人皇上這輩子也算是見得太多了,因此也就一點兒都不覺得有什麼奇怪,只是覺得份外添堵而已。
恰好見到這份奏摺的時候,怡親王和張廷玉兩人同時在場,皇上也沒有避諱他們,隨即說起此事。
「兩位,剛剛朕看到叛賊給朕八百里加急送來的求饒奏摺,真是覺得有趣呢。現在想着跟朕求情了,當初朕派常壽前去和談的時候他幹什麼去了?竟然還膽大包天地扣了常壽這麼些日子,這不是在打朕的臉嗎?」
「皇兄,果真有此事?那叛賊竟然恬不知恥地向您求情?」
「可不是,你自己看看吧,反正朕是越看越覺得噁心得要緊。對了,還有張大人,你也一併看看。」
十三阿哥率先看過之後趕快遞給了身邊的張廷玉,同時也忍不住率先開口回了皇上。
「回皇兄,這逆臣賊子實在是可惡又是可氣,竟然厚顏無恥到了此種程度,絕非吾輩做得出來之舉,想謀反就謀反,想法外開恩就法外開恩,這麼囂張的氣焰完全是不把朝廷放在眼裏,皇兄若是依了他,怕不是其它逆臣賊子也要有樣學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