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越來越好
自上回那事後,再沒有人去孫記搗亂,在張掌柜的悉心打理,和孫玉寶他們的協助下,鋪子裏的買賣越發的紅火起來。不止青橋巷子這一帶的居民,就連鎮上其他地方的居民,都曉得了孫記物美價廉!
一切恢復如常,孫玉寶和孫二虎留在鎮上的鋪子裏,錦曦每隔七天,就會去一趟鎮上,送去自家製造的胰子,乾貨,村裏有誰家有積攢的雞蛋要出售,也會送到錦曦這來,托她帶到孫記去售賣。
錦曦每趟去鎮上,都會跟張掌柜他們核算賬目,檢查存貨,然後開出採辦的清單,親自去縣城採辦齊全。
,豬,豬,島,小說
至於家裏這塊,梁愈忠和孫氏孫玉霞孫二虎他們,一面照料着後山坡地里的油菜和小麥,茶園那塊的侍弄,也進行的井井有條,除此外,梁愈忠一有空閒,木工手藝也不落下,自他來後,孫家所有的桌椅,床腳,屋頂橫樑,門窗什麼的都整修加固了。
不止如此,漸漸的,孫家溝的其他村民家,修補門窗,打制桌椅什麼的,也都會來請梁愈忠幫忙。
大夥都是左鄰右舍,梁愈忠無論如何也不肯收他們支付的工錢,如此一來,那些受了他相助的村民,心裏過意不去,家裏母雞生了蛋,或是磨了米粉做粑,都會送幾個來給錦曦和錦柔嘗鮮,孫氏他們也是知恩必報的大好人,如此一來,梁愈忠他們在孫家溝的人緣關係就越發的好了,遠勝從前在金雞山村。
錦曦很喜歡這樣的氛圍,淳樸,熱情,空閒的時候互相串個門。誰家有了紅白喜事,大傢伙都會去道個賀或者挽個喪,互相幫襯着過日子。
這日冬雷陣陣,外面稀里嘩啦下着下雨,天氣寒冷,雖然才剛剛吃過早飯,但外面天色晦澀,錦曦一家人便關了門窗,圍坐在堂屋,一邊做着手頭的活計。一邊閒話家常。
因為是靠南邊的地方,不像北方那樣一到冬天就生暖炕,但南方人自有南方人取暖的招數。錦曦留意到。這一帶的莊戶人家過冬,都是在堂屋中間燒個火盆子,錦曦以前在小說和電視裏有看到,說古代人過冬動不動就燒雪花炭,銀炭什麼的。其實那都是有錢人家才能燒得起的。
孫記的採辦事宜包攬在錦曦身上,她清楚現在市集上木炭的價位,不說最貴的那些,就是一般的那種,出煙少,不怎麼嗆人的。每一斤都比豬肉便宜不了多少!
真的落到現實中,莊戶人家往火盆子裏添的,都是硬柴和一些松毛。碎屑啥的,還沒燒一會,人就嗆的眼淚鼻涕嘩嘩直流,不得不開門推窗,讓冷風灌進屋裏透口氣。
除此外。家境好一些的人家,會請木匠打制一隻可以當做座椅的暖桶。圓柱形,底部放一隻小瓦盆,瓦盆里裝着同樣嗆人的取暖材料,僅供一個人坐着取暖,但暖和的是屁股,手腳依舊冰涼。
這要是擱在往年,孫玉霞家也是在堂屋中間燒個火盆子,屋裏濃煙直冒,一個個雙眼猩紅。但今年就不一樣了。
取暖的材料,是梁愈忠做木工活刨下的那些木屑,出煙少,另外,錦曦還大手筆了一把,買了一袋子中等木炭回來。
梁愈忠對木工活計這塊有天分,錦曦憑着記憶里,現代農村的暖桶,給梁愈忠提供了幾張草圖。
錦曦畫的有點出入,但梁愈忠研究琢磨了一番,加上他自己的理解,緊趕慢趕,打制出兩隻在孫家溝人看來,造型很稀奇的暖桶。
孫氏和孫玉霞此時正緊挨着,坐在一隻圓形,帶靠背的大暖桶上面,在她們的腳底下,擺着一隻瓦盆,距離瓦盆一定的高度,卡着一面由很多根鐵絲編成的網狀隔斷物,腳就踩在那鐵絲網上面,邊上還可以烘點其他的東西,例如鞋子。
兩姐妹一邊低聲說着話,手指靈巧的挑揀着二人架在腿上的籮筐里的豬鬃。
嘎婆和錦柔,則坐在另外一隻像月亮船外形的暖桶里,相向而坐,一件大大的舊襖子,蓋在她們腿上,既能保暖,又能阻擋瓦盆里偶爾冒出來的一點點煙。
「曦兒,你是怎麼想出來這樣的暖桶?真實用啊,你小姨我長這麼大,就數今年冬天最暖和了!」孫玉霞坐在暖桶里,一張臉烘的紅通通的。
「瞎琢磨的唄,主要還是我爹心靈手巧!」錦曦道。
「你們這父女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