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入秋,袁紹聞白馬兵敗,顏良被斬,立刻又命文丑領兵攻延津。
于禁聞訊即引兵前往防守,讓劉延繼續留於白馬。
文丑剛到延津便全軍攻擊,于禁以擾敵輕守的戰術與其周旋,但這一次曹操卻沒有前來支援。
因為在官渡那一邊,袁紹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直接大軍壓境,再不給我方有任何喘息的機會。
曹操堅守官渡,與袁紹對壘半年之久。
然而延津卻不斷傳來軍情告急,曹操等人不得已暫進放下手頭事務,開始與眾謀士商議如何解延津之圍。
經過三天三夜的商議,最後荀攸分析出文丑有勇無謀,並獻計以輜重就道餌敵之計。
曹操大喜,立刻命張遼領五百騎兵舊部,配合徐晃從洛陽帶來的三千突騎兵前往延津支援,並將荀攸的戰術與于禁討論之後付諸實行。
建安五年,荀攸妙計成功,文丑果然因急功近利而被誘至險地,為于禁、徐晃、張遼三名武將分三路夾擊至兵亂,最後戰死亂軍之中。
延津解圍之後,徐晃與張遼馬上回軍官渡。
袁紹聞訊大發雷霆,放言定要親自將曹操斬殺。
與此同時,曹操這邊也收到了越來越多的不利情報。
原來袁紹在白馬與延津戰敗之後,又從漁陽、渤海、代郡、中山、巨鹿等各地不斷調來兵援補給,其後方實力源源不絕,令人心生望洋興嘆之感。
加上曹軍與袁紹對持不下,除了解白馬、延津之圍以外,並無其他突破性的勝利,使軍中士氣低落。
如今雙方拼的不僅僅是兵援補給,更是看誰更有耐性。
然而曹操實力顯然與袁紹相差懸殊,眼看下官與兵士每日都在議論紛紛,每天都有新的謠言散出,不利因素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
而且黃河一帶的偵察隊,也總會與北方軍隊進行遭遇戰。
曹軍因內部出現在了嚴重問題,不少將士無心戀戰,一遇到敵人只是敷衍性地糾纏一下,便要麼棄械投降,要麼逃回營內。
袁紹那邊更是三天兩頭派人前來騷擾,有時候來犯的軍隊數量十分龐大,氣勢驚人,令營中士兵們每天過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隨着戰爭持續長久,無論士兵還是百姓的日子都過得越來越清苦。
糧食供應也開始出現了預料內的短缺問題,別說等到明年秋收,恐怕這個冬天能不能挨得過去,都成問題了。
曹軍會議越來越少,似乎問題除了天下掉下幾千萬公斤糧食,或是地下忽然冒起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已再無任何辦法可言。
除了擊敗袁紹軍,或是被滅亡的局面,沒有第三種選擇了。
也不知道曹操是否心生悔意,後悔當初沒有以求和形式回應袁紹的書信。
人人都猜不透他在想什麼,也都不知道明天將會變成怎樣的局面,一切都像是敗局已定,又像是未知之數。
「我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夏侯淵忍不住主動來找周揚,帶着一臉愁容道,「如今我方幾乎動用了整片州郡的資源,以供應這場毫無勝算的戰爭,又沒有真正出點奇兵制勝什麼的,這種仗打得真是窩囊。」
「走,咱們找郭嘉他們去。」周揚心裏也沒了底了,能想到的人只有這鬼才神謀的人物。
事實上他之前一直認為,這場所謂的南北大戰,真正的關鍵制勝點,只要把袁紹屯糧的烏巢偷襲拿下既可。
所以早在許多次戰前的軍事會議上提出攻打烏巢的提議,卻一直沒有被接受。
並非這不是個打破僵局的辦法,而是因為困難重重,根本沒有想像中那麼輕而易舉,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實施的計劃。
周揚想不能,也曾經好多次乘夜單獨去與曹操會面。
以荀彧那「十敗十勝論」為基礎,並提供了烏巢守將是個不能委以重任之人,又將與徐晃等人連日來了解的地勢山形,最後得出了偷襲的詳細方案,卻依然被曹操指出了許多無法實施的要點。
比如袁紹的糧倉確切點,究竟在烏巢的哪個地方。
還有那裏的守兵換班時間,援軍抵達的速度與數量,守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