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看來這紫雲觀名氣在本地名氣很大咯?」張天賜報之一笑道。
看起來年約二十四五的青衫男子哈哈一笑道:「看來這位小兄弟應該是外地人吧?聽口音,應該是北方人吧?」張天賜微微一笑道:「算起來,小可只能算是半個本地人,敢問先生可是本地人?」青衫男子搖搖頭,道:「在下只是一名喜歡雲遊四方的教書先生罷了,並不是本地人。
倒是這位老弟為何自稱是半個本地人。
」正當張天賜準備回答他的時候,張錫鑾緩緩念了一句詩:「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張天賜回頭看了一眼老人,卻發現老人的眼眶已然濕潤!這些年了,老人獨自一人闖蕩在外,闖出了一片天地,當他知道,他的根並不在東北、並不在天津,而是張家村。
像無根的浮萍一樣,四處漂泊的日子並不好過。
人,總是要歸根落葉的,回到那片屬於自己的天地!現場的氣氛一下子就沉寂了下來,護衛們是不想打擾老人的思緒,而青衫男子則是出於對一位曾經輝煌的老人的尊敬,就像約好了一般沉默不語。
直到老人幽幽地說了一句,上去吧!眾人才舉步登山。
山頂,一座看起來並不出眾的廟宇坐落在朝南向,也許只有一個詞可以形容這座廟,那就是其貌不揚。
正當張天賜要敲開大門時,張錫鑾巍巍顫顫地制止了他。
老人緩緩走過去,抓住門環,不急不緩地敲了三下,那張蒼老的臉上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三聲響過,大門應聲而開。
開門的是一個年紀不大的小道士,約莫十五六左右。
「這位老先生,家師有請……」開門之後,小道士直接做了一個請的動作,這倒是讓眾人驚訝不已。
「哦?怎麼令師還能算出今天有人拜訪他?」張錫鑾驚訝地問了一句。
小道士笑了笑,道:「實不相瞞,家師早晨便算了一卦,就說是故人之後拜訪,於是便喊小可在此恭候了。
」「早就聽聞雲松子道長是位活神仙,看來果然名不虛傳啊……」青衫男子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
「這位兄台應該就是這方圓百里之內的人氏了吧?」張天賜笑眯眯地問道,因為這名青衫給他的感覺就幾個字——金鱗非池中物。
青衫男子笑着看了一眼張天賜,道:「非也,在下鎮海人氏,姓胡。
」「原來是鎮海人氏,胡兄你好,我姓張,名天賜。
從天津歸來故鄉。
」張天賜微笑着說道。
「張小兄,你先請吧!你看這位小道兄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
」胡姓男子所說的小道兄自然是那個臉上帶着淡淡笑容的小道士了。
張天賜這時候才想起來有個小道士在等候呢,於是便不多說話,跟隨老人走了進去。
此時,除了張天林和張天賜兩人是跟着老人身邊之外,其他人都在院子外面等候了。
這家在錢塘很有名氣的紫雲觀,並不大,只有約莫兩三畝地的面積,除了四周的圍牆和大門,只有孤零零的一棟兩層樓高的泥土建築杵在中間。
雖然只有一棟建築,但是這一棟建築就佔了整個院子的三分之二,還有的空地上則放着一些木柴以及木樁。
建築的正門打開着,裏邊的蒲團上坐着一個身穿道袍的乾瘦背影,他的面前則是三清祖師像,禪香渺渺,看起來更多了一分神秘與仙氣。
「想必閣下便是那張家後人了吧?」一個沙啞的聲音從那道背影傳來,正是那老道。
張錫鑾此刻也放下了他那曾身為大將軍的驕傲,恭敬地說道:「見過老神仙。
」只見那老道身影未動,道:「老道只不過是一屆凡人,也不過活久了一些,自然當不得老神仙這一說法。
」「雲松子道長謙虛了,當年,若非老神仙您的點穴之恩,我老張家又何以僅僅三代便出封侯拜相之輩?」張錫鑾的神態並沒有變,一如既往地敬重。
「罷了,福緣之地贈有緣之人。
這一點是沒有錯。
」那道蒼老的身影緩緩從蒲團上站起,「只是這福地中卻是蘊含一道風煞,當時老道還年輕,並未覺察到此地之風險之大。
直到老道發覺之時,你們老張家的長子一脈,卻是已經背井離鄉,了無音訊。
」此時的雲松子看起來雖是已然蒼老,但是卻是給人一種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感覺,一點兒也不簡單,他嘆了一口氣道:「我雲松子欠你們老張一個因果,此時來了也好。
不然老道怕等不到那天了。
」張天賜本是一個二十一世紀無神論青年,可自從穿越後他也不知不覺開始質疑這一塊,畢竟誰能解釋,靈魂能穿越這個事實?要是換在前世,他非得當眾揭穿這老道,說不定還得把人抓進局子裏去。
可現在呢?聽着這些前因後果,以及老道神乎其神的卜卦,他也想知道這些。
於是便沒有出言反駁,畢竟這個時代、在這裏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