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五章:天下之主憑此物,奈何東來不隱心
作為陪襯的陳登,此時也是出言道:「主公,不如讓我送閻象回去吧。」
「也好」,呂佈道:「元龍,你順便傳令叫軍師,顏良,趙雲,劉曄等軍中要員前來,就說本侯有要事相商。」
陳登應下,便就帶着閻象匆匆離開。
待堂中無人,呂布方才在此打開那寶盒,一見那物不由扶手而上,輕輕撫摸起來。入手處,溫熱光滑,拿起觀看,通身白玉,唯有一角成金,再見下面卻是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怪不得袁術說此物價值十萬金,原來正是那傳國玉璽。
這玉璽從秦代以後,就是皇帝的專用印章,稱為「璽」,又因專以玉質,稱為「玉璽」,共有六方,為「皇帝之璽」、「皇帝行璽」、「皇帝信璽」、「天子之璽」、「天子行璽」、「天子信璽」。在皇帝的印璽中,有一方玉璽不在這六方之內,這就是「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為秦以後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嗣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從而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也正因為玉璽在這大統方面的重要意義,由此便促使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赤縣凡二千餘年。然終於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蹤影,輒令人扼腕嘆息。
正如天子有龍神之子,有玉帝之子的傳說,關於玉璽這作為皇帝象徵的物件也是充滿了傳奇。
相傳「傳國玉璽」就材於「和氏之璧」,乃是春秋時,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獻與厲王。厲王使玉工辨識,卻被告知不過是石頭。厲王大怒,以欺君罪刖卞和左足。後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獻玉,仍以欺君罪再刖右足。及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坐哭於荊山之下。文王聞聽,便就遣人問詢。卞和回答說:「我悲傷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我失去了我的雙腳,而是因為美玉成了石頭,良才成了小人,這世間在也沒有人能夠明白。」於是,文王使良工剖璞,果得寶玉,因稱和氏璧。
威王時,相國昭陽滅越有功,王以此和氏璧賜之。旋昭陽在水淵畔大宴賓客賞璧,是時有***呼:「淵中有大魚!」眾人乃離室臨淵觀之,回席後和氏璧竟不翼而飛。當時疑為門人張儀所竊,於是拘儀而嚴加拷問無果。張儀受此凌辱,懷恨在心,便一氣之下,離楚入魏,再入秦,秦惠文王后元十年,拜為秦相,乃遊說諸國聯秦背齊,復以使節身份入楚,瓦解齊楚聯盟。後拘懷王,克郢都,盡取楚漢中之地,終於得報此仇。
後此璧為趙國太監纓賢所得,旋被趙惠文王據為己有。秦昭王聞之,「遺書趙王,願以十五城請易璧」,當時秦強趙弱,趙王恐獻璧而不得其城,左右為難。藺相如自請奉璧至秦,獻璧後,見秦王無意償城,乃當廷力爭,寧死而不辱使命,並以擲璧相要挾,終致秦王妥協,得以「完璧歸趙」。
秦王政十九年,秦破趙,得和氏璧。旋天下一統,嬴政稱始皇帝。命李斯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咸陽玉工王孫壽將和氏之璧精研細磨,雕琢為璽。傳國玉璽乃成。據傳,秦王政二十八年,秦始皇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慌忙將傳國玉璽拋人湖中,祈求神靈鎮浪。玉璽由此失落。而八年後,華陰平舒道有人又將此傳國璽奉上。
自是,其隨江山易主凡不下十數次,盡嘗坎坷流離之痛楚。秦子嬰元年冬,沛公劉邦軍灞上,秦王子嬰跪捧玉璽獻於咸陽道左,秦亡。
傳國璽得歸劉漢。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時孺子嬰年幼,璽藏於長樂宮太后處。王莽遣其弟王舜來索,太后怒而詈之,並擲璽於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黃金補之。及莽兵敗被殺,禁衛軍校尉公賓得傳國璽,趨至宛,獻於更始帝劉玄。更始帝劉玄三年,赤眉軍殺劉玄,立劉盆子。後劉盆子兵敗宜陽,將傳國璽拱手奉於漢光武帝劉秀。
至東漢末年,宦官專權。 後
第三二五章:天下之主憑此物,奈何東來不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