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強用《絕代雙驕》前幾期的報紙買通了程龍,這才免去了被老闆得知自己偷懶被炒魷魚的下場。
程龍將這些報紙帶回家,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看完,然後他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在追看這部小說。
武俠小說最常見的套路就是「子報父仇」,年青人全家慘遭滅門,苦練絕藝最後終有所成,然後手刃仇人,大仇得報,《絕代雙驕》只不過又稍稍變換了一下形式,卻在故事懸念上起到了十足的效果。
故事的一開始是玉郎江楓遭到「復仇」,他辜負了邀月宮主的情深意重,選擇跟婢女花月奴私奔;兩人雙雙殉情之後故事才真正開始,原本應該擔當復仇大任的兩兄弟,居然又變成了移花宮主復仇的對象──原本應該主動復仇的人,變成了被動遭到復仇的對象,這是一種「復仇的變體」,也是《絕代雙驕》的故事核心。
而小說中但凡出現類似雙胞胎兄弟這種橋段,幾乎所有作家都會未能免俗地運用到「王子與乞丐」的戲劇衝突,這兩兄弟彼此的際遇一定天差地遠,一個就要落拓江湖、歷盡滄桑與折磨;另一個就要生在權貴之家,畢生享盡榮華富貴、不知人間疾苦。《絕代雙驕》也不能免俗,故事裏小魚兒就是扮演那個落拓江湖的角色、花無缺就是養尊處優享受富貴榮華的對照。
這樣的故事情節設置難免召來一些人的非議,諸如毫無新意、新瓶裝老酒之類的批評也開始見於報端,但這些都還是小打小鬧,真正話題爭議卻和《絕代雙驕》本身無關,而是林樹、林夕父子合著這件事上。
發生這種事情並沒有出乎林夕的預料,因為《絕代雙驕》既然能作為古龍寫作中期的巔峰之作,關於小說本身其實是很少能讓人找到可以攻擊的地方,而事實也證明了他的推斷。
即便是那些批評《絕代雙驕》的人,也只能說這部小說因循守舊,卻沒人敢說這個故事寫得不好。
當然關於寫得好不好這個問題,也不是這些人說了算,而是讀者說了算,自從《絕代雙驕》開始連載之後,《東方日報》的銷量劇增已是不爭的事實,沒有人傻到會跳出來以此發難。
但是在這部小說究竟是誰寫的這個問題上,媒體上卻是熱鬧非凡。
《絕代雙驕》與林樹之前的作品風格截然不同,這成為了很多人質疑的開端,儘管有林夕這個合著人存在,但年僅十六歲的林夕很自然的就被大多數人所忽略,更多人覺得這書並非出自林樹父子之手,而是有人代筆。
香港的媒體記者為此事一陣上竄下跳,將林樹父子身邊的關係網查了個通透,幾乎是掘地三尺,但硬是沒有找出這個代筆人。
因為找不到證據,慢慢這種觀點也開始站不住腳了,甚至有人從反向推理,如果這個代筆人真的存在,他能寫出像《絕代雙驕》,又何必給人代筆,自己發表出來不是更有利嗎?
有人繼續反駁說,那是因為林樹的名氣大,用他的名義發出來能賣出一個高價。
這種說法被很多人嗤之以鼻,因為稍微有點長遠目光的人都知道,對於一個新人來說,名氣其實比錢更加重要,只要第一部小說可以打開局面,以後賺錢只會更多。
這種觀點被否認之後,緊接着另外一種猜測又冒了出來。
持有此類觀點的人認為,《絕代雙驕》確實是出自林樹的手筆無疑,而轉變風格也是林樹故意為之,目的就是為了捧自己兒子上位。
一開始並不受很多人關注的林夕,一下子被推到了媒體的風頭浪尖。
緊接着,關於林夕從前的種種劣跡也被媒體一一爆出。
還在年中學就想學人組樂隊,可惜折騰沒半年也沒什麼成績出來;因為逃學曠課次數太多,最後被聖芳濟書院開除……種種跡象都表明,林夕就是一個混吃等死的紈絝子弟。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很多人倒有些開始同情林樹。
攤上這麼一個極品兒子不說,為了能讓他未來有一個好的前途,居然如此費盡苦心寫出一部小說來幫他鋪路,只可惜在大多數人看來,劣跡斑斑的林夕肯定是爛泥扶不上牆。
第二天一早,趁着廚房裏還不是很忙的時候,阿強偷偷湊到了程龍面前。
「陳大哥,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