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兩國向惇王爺兄弟提出的不平等條約,與歷史上的《中英北京條約》和《中法國際條約》基本相同,主要內容就是新開包括天津在內的一堆通商口岸,賠給英法兩國各八百萬兩銀子,把九龍半島割給英國,允許熱心傳教事業的法國人在滿清各省購買和租賃土地,自由建造教堂,允許英法兩國招募華工出國。
變動最大的一條來自湖北方面的努力,把允許各國公使常駐北京改為了常駐湖北漢口,在湖北省城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專職負責與各國公使交涉聯絡,幫助西方各國與滿清朝廷溝通交流,處理滿清朝廷的一切外交事務。
因為知道吳超越在外交方面好打交道,又熟悉西方的文化風俗與政治制度,與吳超越交流溝通遠比與任何滿清官員容易高效,英法兩國很勉強的同意了改動這一條,但又提出了一個補充條件,就是要由英法兩國公使當面向咸豐大帝遞交國書。
咸豐大帝遲遲沒有下旨讓惇王爺兄弟在條約上簽字就是因為這一條,但並不是因為吳超越無恥竊取滿清朝廷的外交大權——還完全相反,咸豐大帝對吳超越主動獻計讓各國公使常駐湖北這點非常高興,連夸吳超越忠心懂事,還早早就決定讓吳超越兼任外務大臣掌管總理衙門,替朝廷去和洋人打交道。
真正讓咸豐大帝痛恨的是英法兩國在這一條提出的附加條件——讓英法兩國公使向他當面遞交國書!咸豐大帝不肯和洋人見面!不願意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洋人拜見他時不會下跪磕頭,有損他的威嚴!二是咸豐大帝擔心洋人這麼多年來無數次提出想和他見面是不安好心,是想乘機謀王刺駕幹掉他!
正因為如此,咸豐大帝才一再密諭惇王爺兄弟,要求他們無論如何要抹掉這一條,否則就絕不允許簽約。
惇王爺和醇王爺兄弟巴不得咸豐大帝下這樣的旨意,因為談判一旦達成,在賣國條約上簽字的就得是他們這對難兄難弟,留下千古的罵名,所以惇王爺和醇王爺最希望的就是把談判時間拖得越長越好,拖到咸豐大帝覺得他們辦事無能,另換一個欽差大臣來背這口黑鍋,簽這份賣國條約。
再所以,在經過近一個月時間的漫長談判之後,在洋人已經絕不可能再做出任何讓步的情況下,也在英法聯軍霸佔着京城的情況下,惇王爺和醇王爺還是遲遲不肯在條約上簽字,還不斷派人到熱河活動,嘗試勸說咸豐大帝另換談判代表。
託了英法聯軍還算講點道理的福,惇王爺和醇王爺的手下人還可以憑藉證件自由出入恭王府傳遞信息,所以在黃勝、郭嵩燾和龔橙三人密談的第二天下午時,惇王爺兄弟和鬼子六就已經知道了英法聯軍開始搶劫圓明園的消息,還知道圓明園主管大臣文豐因為攔不住洋人行劫,已經跳了福海自殺。
對此,惇王爺倆兄弟和鬼子六雖然多少有些心疼,卻也並不怎麼在意——反正圓明園裏面的東西不歸他們所有。年僅十九歲的醇王爺還選擇性遺忘他祖上入關時的豐功偉績,哼哼道:「洋鬼子,果然暴露了你們不通禮儀的無恥本質!化外蠻夷!」
「幸虧只是搶圓明園,沒搶紫禁城。」惇王爺也拍着胸口說道:「洋鬼子搶了圓明園,咱們還可以藉口圓明園在城外,說沒辦法來不及顧及,要是讓洋鬼子搶了紫禁城,咱們可就沒辦法向皇兄交代了。」
只有鬼子六沒吭聲,但也在心裏說道:「搶就搶吧,反正園子裏面的東西都是皇兄一個人的,洋鬼子搶得再多也和我沒什麼關係。雖然有點對不起皇兄,但最好洋人搶東西的時候再放幾把火,給皇兄一個教訓,逼着他直接下聖旨簽約,這樣我們就不用擔心背黑鍋,我也可以靠着這個機會東山再起了。」
當然,也不能說惇王爺三兄弟完全不管圓明園的死活,至少惇王爺又向信使隨便問了問具體的搶劫情況,當得知除了英法聯軍之外,還有許多附近的海淀百姓也加入了搶劫行列,還自願幫洋人運送搶到珠寶文物換取洋人同意他們也分好處時,惇王爺頓時就暴跳如雷了,怒吼道:「這些漢蠻子,簡直就是無法無天,竟然敢幫洋人搶圓明園?領頭的漢蠻子是誰問清楚沒有,等事情了結,本王要他全家死光光!」
「問清楚了。」信使如實答道:「是內務府正藍旗的一個旗奴,叫李崇年,幫着洋人搶圓明園的也幾乎都是旗人。還有,聽圓明園裏逃出來的太監說,
第三百零四章 我們的考古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