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一揮,果真便有百萬民踴躍赴死,卻忘記了潛在暗處的危險——百萬之民,並非都對鄧季治下的司州心悅誠服.
最大的隱患,就是已被拆散開的世家豪族!
鄧季憎惡世家豪族,是因為自掌權柄以來,豪族世家一次次給他添亂,扯後腿;是因為他兩世都只生於普通農家;是因為再世為人的他並不能接受特權者享受的大部分特權.
所以勢力發展起來之後,鄧季很樂意將治下一家家宗族拆得四分五裂,同時也要賣好,在最大程度削弱世家的同時又不至於丁點力量都借用不到.
軍中稍好些,文官出自世家豪族的卻有很多,鄧季委以重任的便有田豐,楊立,鄧芝,韋康,衛覬等,底層的縣令,文吏,夫子中更多.
.[,!]並不是說這些人都反對鄧季,只是世家豪族也是人,有人能在自身利益受損的情況下還衷心支持四等民之策,自然也有人暗懷不滿.
平滅河內宗賊之後,四等民之策在整個司州推行,沒有再遭遇更大的阻力,鄧季以下文臣武將都已漸漸忘記之前的不易,忽略了反對者其實一直都還存在.只是蟄伏得深,隱忍得久而已.
不會只有一個焦觸,一個馬超.
來自後世,認知有限的鄧季不會真正明白這一時期的世家大族力量有多強,有多頑固.
本來就天然敵對的兩種階層,絕對不是幾年時間,幾次打擊就可以破除隔閡,完全融為一體的!
亂世中的司州穩定時.已散居各民屯的世家看不到反叛得逞的希望,只能忍氣吞聲安分守己,然而希望到來時,這些人就不會起來亡命一搏麼?
司州內部其實還一直有看不見的敵人存在!
這世間錦上添花的人多,落井下石的人也多,所以雪中送炭才顯得那麼難得可貴!
如果這次征曹損兵折將無功而返,司州士氣必然跌落.對心懷不滿者來說就是最好的煽動機會,三面開戰的情況下.內部再起動亂,當如何?
所以徐晃才建議,關鍵時刻,不能未勝便退軍.要讓司州萬民看到司州軍依然是戰無不勝的,非只樹立信心,也是要儘量扼殺陰謀者的希望!
智者徐庶未能預見,是因為他來司州時日不算久,未經歷過之前宗族激烈反抗四等民之策的亂事!
太史慈,趙雲未能警覺,是他們身為武將,只將敵人限制在袁紹,曹操,馬超三家,最多再加上個劉表而已,不會過多去想陰謀詭詐之事.
徐晃一番話後.帳內竟皆默然,人人都在沉思.
良久不見人出聲,鄧季只有再問:"公明以為.此時當如何?"
"以某之見,"徐晃咬牙道:"即便退兵,亦當勿惜死傷,先破陽翟!待得勝之軍回師,耀功諸郡,既震懾宵小.又振奮人心,堅萬民抗敵之志!"
鄧季閉目自想一會.睜眼後環視周邊,開口問道:"諸公以為如何?"
尚未發表意見的車黍,徐盛兩位將軍對視一眼,都道:"徐蕩寇所言有理,先破陽翟,再歸河南!"
"既入卒兵,何懼死傷?"管亥,郝昭,吳朴等校尉尾隨在後,連聲吼道:"先破陽翟,再歸河南!"
"先破陽翟,再歸河南!"
待校尉們激語稍歇,太史慈頷首道:"之前某所慮不周,幸得公明之語!"
趙雲更是直接請戰:"某不明於事,羞慚無地自容,唯明日再攻陽翟,領驍騎軍為前驅,破城聊慰主公!"
太史慈,徐晃齊聲反對:"子龍差矣!明日攻城,當虎牙(蕩寇)在前!"
徐盛喝道:"諸公勿搶!乃趙將軍先語,攻城自歸驍騎軍,某之果毅校,拼死亦當得先登!"
這下連校尉們也都吵嚷起來,車黍正要駁徐盛之語,徐庶抬手:"諸公且住!"
校尉們對這位別駕還是很敬重的,都靜下來聽他怎麼說.
徐庶起身離開席位,先行到徐晃座前,作揖稱謝:"若非將軍,庶險鑄大錯也!"
徐晃忙離席回禮,徐庶再行回鄧季面前,拜倒請罪:"庶忝為謀臣,未能趨利避害,此見事不明也!險誤國事,請主公恕罪!"
古人就是這般動輒行禮,麻煩得緊,鄧季只得勉勵兩句:"人非聖賢,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