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約瑟夫森其人,可以用一個簡單的詞彙來進行定義:商人。馬文並不是經紀業的圈內人,他僅僅是一名商人而已,他對於經紀行業一竅不通,只是當初看到威廉-莫里斯經紀公司掙錢十分容易,所以他就打算進軍經紀行業,打撈一筆。
於是,1975年,馬文把創新管理協會(creative。management。associates)和國際著名經紀公司(the。international。fa摸。agency)兩家經紀公司合二為一,這家新公司就是現在的國際創新管理公司。成立之初,國際創新管理公司只是以上市公司約瑟夫森國際公司的子公司而已,顯然馬文只是把它當做另外一個掙錢的行當,並不是真心想要在經紀行業干出一番事業。
所以,在成立之後,新公司多數的精力都消耗在了內部的人事紛爭上,同年創立的創新藝術家經紀公司卻擁有更加旺盛的戰鬥力和生命力,很快就在邁克爾-奧維茨的帶領下強勢崛起,並且發展成為最頂尖的存在。相對而言,擁有雄厚經濟實力背景的國際創新管理公司卻沒有能夠取得期望之中的成績。
這種情況一直到1980年得到了改變,畢業於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經紀人里克-羅森和另外幾名合伙人聯手接過了公司的管理權,把注意力都放在經紀業務本身上,公司這才回到了正確的軌道上,並且在1986年迎來了重大轉折,威廉-莫里斯經紀公司的掌門人斯坦-卡門(stan。karman)去世,頓時陷入了群龍無首的狀況。國際創新管理公司和創新藝術家經紀公司都趁機搶了一大堆明星,順利躋身成為荷里活最頂級的玩家。
隨後,馬文把公司私有化,他和里克-羅森、朗-梅耶等多位高級管理者以七千萬美元買下了百分之六十的股份,讓國際創新管理公司脫離了約瑟夫森國際公司的控制,獨立起來,成為業界普遍的合伙人制度經紀公司。
緊接着,馬文又意識到,他並不是一名出色的經紀人,他更加喜歡坐在幕後運籌帷幄,掌握整個經濟命脈的走向,所以他又將手中的股份散了一些出去,增加了幾名合伙人,然後於1990年徹底退居幕後。
進入九十年代之後,國際創新管理公司和威廉-莫里斯經紀公司、創新藝術家經紀公司並列為荷里活的頂級三大經紀公司,現在他們每年創造的利潤都可以輕鬆過億,特別是伴隨着電影成本的提高,經紀公司的收益也在增加,而除了電影之外的音樂、出版、電視、藝術領域的利潤也十分可觀,經紀行業確實是欣欣向榮。
於是,去年的年終午餐會時,馬文重新出山,他決定要再次介入公司的管理,他也想要成為荷里活的頂級玩家,利益依舊是他追逐的核心目標,而權力的渴望也是重要因素,這也就引發了過去一年時間裏國際創新管理公司的內部爭權奪利,讓人恍惚又想起了公司剛剛建立時的混亂。
對於馬文這個商人來說,利益是永恆的追求,權力則是必要的手段,他如果要奪回公司管理權,那麼首先他就必須收集更多的股份,讓自己在合伙人之中擁有足夠話語權;同時他還必須擁有更多大牌藝人,能夠為他創造源源不斷的利潤之餘,還能夠讓他掌握足夠的權力重新統治公司管理大權。
朗、里克等合伙人自然就成為了馬文的對手,他們必須站隊,選擇與馬文合作,或者是選擇與馬文競爭大部分合伙人來到這個位置都是歷經千辛萬苦,沒有人願意選擇前者,利益和權力的渴望,馬文有,這些合伙人也有,所以幾乎沒有人願意繳械投降。於是,這就讓馬文必須曲線救國,約瑟夫這樣具有一定實力的中堅力量就成為了公司爭奪對象。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整個國際創新管理公司確實是風聲鶴唳,而外面還有威廉-莫里斯經紀公司、創新藝術家經紀公司在虎視眈眈,內憂外患,一時間讓國際創新管理公司陷入了一個窘迫的境地。不過此時的國際創新管理公司比創業初期已經是不可同日而語了,雖然內部爭權奪利形勢越來越緊迫,但各個經紀人都十分有實力,其他不管是內部還是外部的挖角工作都不是那麼輕易能夠完成的,而且整個公司的經濟硬實力、人脈軟實力也都沒有任何破壞,所以整體情況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糟糕。
對於任何一家經紀
第617章 617 權力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