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囚漫步」點映時的熱鬧,幾乎成為了十二月十五日的最大新聞,在次日報紙出來之前,不少洛杉磯當地的居民都開玩笑地調侃認為,第二天新聞頭版頭條必然是「雨果新作點映掀起觀影熱潮」之類的標題,但讓所有人意外的是,各大報紙對電影本身的關注居然佔據了視線焦點。
除了「娛樂周刊」、「今日美國」、「休斯頓紀事報」、「紐約郵報」這些本來就是以勁爆新聞吸引視線的報刊媒體之外,其他不少媒體都在第一時間對「死囚漫步」這部電影進行了評價。
在諸多評價之中,羅傑-埃伯特發表在「芝加哥太陽報」的影評無疑引發了最廣泛的關注,不僅因為羅傑在影評界的權威影響力,也因為羅傑對這部作品投入了許多情緒,可以感受得到,羅傑對「死囚漫步」這部電影有十分深刻的感觸。
「這是一個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修女海倫-普雷金講述她自己的真實經歷,原著是一本堅決反對死刑的著作,帶有濃重的宗教色彩,但是在蒂姆-羅賓斯深沉又不失流暢的鏡頭之下,卻多了一絲冷靜和客觀,他只是講述了故事,而把反思的權利交給了觀眾。
電影講述了修女海倫和死刑犯馬修之間的故事,馬修始終堅稱自己是清白無辜的,海倫用盡各種努力試圖幫助馬修進行上訴,但是伴隨着海倫持之以恆的努力,馬修承認了他的罪行,向被害者家屬道歉,從而平靜而有尊嚴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其實這是一個十分簡單的故事,最為法律題材電影,它矚目的核心也不是案件本身,而是一場內心掙扎的角力,從馬修到海倫,從故事的每一個參與者到走進電影院的每一位觀眾,這是一場精神的撞擊和洗禮,每個人都可以從故事之中品味出不同的東西來。
『死囚漫步』原本探討的是死刑,但是得益於男主角雨果-蘭開斯特細膩而充滿爆發力、真切而充滿感染力的演出,讓電影得以進一步升華,讓我們窺見到了另外一個主題:犯罪的背後除了當事人的責任之外,社會是否也應該承擔相對應的義務?這也使得整部電影分化出了兩個核心主題,第一個是死刑,第二個是馬修。
馬修為什麼不認罪?這恐怕是每一個觀眾在觀看完電影之後最直接的感受,馬修是有罪的,他的雙手沾滿了鮮血,馬修清楚地知道這一點,但是他為什麼始終堅持自己是清白的,始終不願意認罪呢?
是因為馬修真的冷血嗎?顯然不是。我們可以順着馬修談吐之中的蛛絲馬跡去尋求事情的真相。
馬修多次提到他沒有受到公正的對待,包括他對政府的排斥和厭惡,包括他認為富人是不會成為死囚的,也包括他和卡爾的相處模式。事實的真相就是,是卡爾主導了這起悲劇,雖然馬修也參與了整個案件,但卻是在卡爾的指使甚至威逼之下完成的,最後暴力殘忍殺害霍普的也是卡爾而這一點恰恰是導致馬修被判死刑的關鍵之一,但卻不是馬修實施的。
從法律角度來說,卡爾是主謀,馬修是幫凶,那麼卡爾應該判處死刑,馬修則應該是有期徒刑;從道德角度來說,卡爾和馬修都是兇手,他們都應該被判以平等的刑罰。但事實的結果卻是,卡爾有期徒刑,馬修則以死刑收場。
馬修是憤怒的,他的拒不認罪、他堅持不懈的上訴,其實就是他對社會的怒吼和控訴。
作為社會弱勢群體,馬修的反抗看起來太過微弱,他對政府的不信任是來自於制度的漏洞,這讓他的辛勤勞動無法獲得等價回報,相反是那些『懶散、投機取巧』的黑人們能夠依靠福利過活;他對法律的痛恨是來自於金錢手腕的強勢,花費更多金錢聘請到更優秀的律師就能夠力挽狂瀾這何嘗又不是對律師的一種控訴呢:他們追求的不是真相而是金錢。
馬修否認他的罪行,並不是因為他冷血,而是因為他被社會束縛住了手腳,根本無法掙脫,在政客、律師、媒體眼中,他只是一個被形象化的『惡魔』,只是一個實現利益的符號,根本不具備生命力,這就是他在生命最後階段的怒吼。
當然,即使社會造就了馬修的不幸,但這也不能成為他扼殺生命的解脫之詞,被社會排斥就一定要排斥社會嗎?被社會傷害就一定要傷害社會嗎?更何況,當馬修對不幸、冷漠、仇恨有了自己的觀念之時,無形之中也就有
第1358章 1358 搶眼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