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都市小說 > 通天教師 > 第031章 國術比試:虎形拳!

第031章 國術比試:虎形拳!

    秋風蕭瑟,氣氛肅殺。

    古今學校,環形跑道大操場正中央的「綠色草坪」上,明哲和陳伏虎兩人對峙而立。

    白香茗和金玉菲以及其他同學則以他們為中心圍成圓圈「坐山觀虎鬥」。

    明哲看着陳伏虎,面帶微笑,漫不經心的說道:「陳伏虎同學,你的『虎形拳』應該有苦練十年以上吧?不錯不錯!現在至少是個四流高手!」

    陳伏虎大吃一驚,連忙問道:「你怎麼知道我練的武功?誰告訴你的?」

    明哲說的沒錯!

    因為陳伏虎小時候喜歡武術,所以他的父親陳展鵬就將他送到古今學校國術專業,幾乎得到一位「虎形拳」國術老師的真傳!

    期間,他為了練好「虎形拳」,還特別將自己的名字改成陳伏虎,意思是降伏「虎形拳」的意思。

    至今為止,陳伏虎練習「虎形拳」已經有十二年。

    只是,這件事,在花都,除了他父親外,就再也無人知曉,明哲又是如何得知的?

    明哲微微一笑,看着陳伏虎,說道:「沒人告訴我。我是用眼睛看出來的。」

    陳伏虎心裏更加震驚,一臉難以置信的說道:「這不可能!世上哪有人只憑肉眼就可以看穿對手的家學淵源武功招式?這還是人嗎?這是神仙!」

    明哲無奈笑道:「信不信由你!」

    「《虎形拳》是一種地方拳術,也稱虎樁,是清朝乾隆年間,閩省福縣口村人『李元珠』所創,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李元珠自幼習武,精於牛法、獅法等諸多拳藝。在此基礎上,仿虎之形,取虎之技,貫之以理、融為拳意,精心創編出《虎形拳》……」

    「李元珠晚年將《虎形拳》傳授給『鄭登光、李昭北』二徒,鄭登光擅長『虎腿』技藝;李昭北深諳『虎爪』絕招,至今閩省民間還流傳『登光腳、昭北手』之說。」


    「鄭登光居於永泰地區,僅傳鄭氏族人。」

    「李昭北藝成之後到過福州、西山等地授拳,傳人甚眾。」

    「《虎形拳》在福州、閩侯、永泰、長樂、連江、南平、三明、仙遊、莆田等地流傳較廣。在江西、浙江、廣東、香港等地,以及日本、北美、西歐、東南亞一帶等國也頗有影響。」

    「1897年,日本琉球『上地完文』來福州跟隨《虎形拳》的一代宗師『周子和』學拳達十三年。回國後,將《虎形拳》與流行日本當地的拳術融匯結合,演變成今天的《上地流·空手道》。」

    「虎是中華人心目中的『萬獸之王』。據說只要虎嘯一聲,則萬獸臣伏。猛虎穿林而過時,則風雲變幻,山嶽震動。」

    「當然,上述有關虎的描寫,只是文人的誇大其辭,不足為信。」

    「不過,虎身形巨,氣大雄渾,一起一撲,能於尋丈之外獵取其目標之物。尤其一雙虎爪更具驚人力量。」

    「是以《虎形拳》講究剛烈威猛,馬步沉實,跟《龍形拳》及《蛇形拳》之柔中異其趣。」

    「《虎形拳》是仿效猛虎撲食、跳躍、奔串等動作結合武術中的技擊攻防創編而成的。」

    「其主要特點是以形為拳、以意為神、以節發勁、以氣催力、拳勢兇猛、頸喉用頸極其強烈,發勁時怒目強項,虎視眈眈,有怒虎出林,兩爪拔山之勢。」

    「《虎形拳》套路短小、簡練、緊湊,步型、步法偏小,以三七步為主。」

    「手型上多用爪,講究手指的功力,多短打硬功。」

    「上盤以封門戶為主,先守後攻,動作緊湊。」

    「下盤步型步法以穩健著稱,要站樁步。拳諺講:『樁步熟練純習,做到氣沉丹田,強若不倒之翁。』」

    「虎樁分『靜樁』與『動樁』兩種,動靜結合,靜時要有虎踞之勢,動時要似貓之靈巧。身型多含胸拔背、沉肩墜肘。身法上要求做到吞、吐、浮、沉,勁由腰發,催達指尖。」

    「習練中講究外練身、基、馬,內練精、氣、神,其中最注重氣的配合,運用丹田之氣,以意導氣,力隨氣出,做到形、氣、勁、意的完整統一。」

    「攻防上強調手法多變、腳步多移,逢橋斷橋,無橋造橋,逢空則補,突出近戰短打,防中帶攻,



  
古今聖賢推薦:  火爆明星  
隨機推薦:  劫天運  傲世丹神  逆劍狂神  神級插班生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通天教師"
360搜"通天教師"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