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大殿下,只見滿朝文武都位列在兩旁,而宋徽宗則是高居在龍椅上,氣氛相當肅穆。
「微臣參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宋徽宗微笑道:「眾愛卿平身。」
「謝皇上。」
宋徽宗點點頭道:「李奇,此次談判,你功勞最大,但是你切不可驕傲自滿,因為這才剛剛開始,你還得竭盡全力幫助我大宋和金國建設經濟,可謂是任重而道遠 。」
「皇上諄諄教誨,微臣謹記在心。」
「好好好。」
宋徽宗笑着點了點頭,又道:「你當初建議重新施行恤商制,朕經過深思熟慮後,以為可以一試,聖旨已經擬寫好了,你可切莫讓朕失望。」
群臣不禁面面相覷。
李奇不禁大喜,抱拳道:「微臣定當不負聖恩。」
「皇上,微臣以為此事大可不必恁地着急。」王黼突然站了出來道。
宋徽宗一愣,道:「哦?卿有何見解。」
王黼笑道:「皇上,今時不同往日了,如今是金國那邊得依仗我大宋,當初他們三番四次刁難我們,而且還扣着雲州等地未歸還,有道是來而不往非禮也,而這經濟建設就是我大宋談判的最好籌碼,李大夫不是時常說,要將利益最大化麼,微臣以為如今也該如此。」
這廝又想做什麼?李奇笑眯眯道:「不知王相打算如何將利益最大化呢?」
王黼朗聲道:「很簡單,待童太尉大軍進入燕京以後,咱們可以跟金國那邊說,這經濟建設十分耗費財力,我大宋必須得傾注全部財力方可行,以此為由,讓他們將當初訂好的歲貢減少些或者延後幾年,而且。必須還得先歸還雲州等地。」
宋徽宗聽得很是動心,沉吟不語。
哦。原來這廝就是想賴賬呀,真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李奇算是聽明白了,笑問道:「問題是如今金國那邊也並未說不歸還,只是那天祚帝耶律延禧尚未捉住,對此我們應當如何說。」
宋徽宗點點頭道:「李愛卿說的也有道理。」
「這也就是我接下來要說的。」
王黼自信一笑,忽然朝着宋徽宗一拱手道:「皇上,當初我大宋出兵伐遼,引起了不小的非議,很多人都說我大宋背棄盟約。非仁義之舉,雖然遼國已滅,但是人言可畏,我們大宋乃禮儀之邦,不得不慎重對待。」
「這事朕也略有耳聞,也成了朕的一塊心病。」
宋徽宗嘆了口氣,問道:「不知愛卿可有辦法消除這些言論?」
王黼行禮道:「微臣倒是有一計策,或許能夠起到些作用。」
宋徽宗大喜,忙道:「快快說來。」
「遵命。」
王黼直起身來。朗聲道:「如今一切的一切皆繫於耶律延禧一人身上。皇上大可寫封密信送給那耶律延禧,請他來我大宋,以禮待之。到時皇上便可昭告天下,告訴天下百姓。我大宋此次出兵意在收復燕雲十六州,並非想要滅遼,將一切罪責全部推倒金國那邊,反正他們之間的恩怨天下皆知。那些百姓見皇上善待耶律延禧。自然會明白皇上當初用心良苦。同時,我們也可以告訴金人,耶律延禧已經被我大宋擒拿。只是皇上仁義無雙,不忍傷其性命罷了,如此一來,金國那邊就再無藉口拖延歸還雲州等地了。」
宋徽宗聽得眼中一亮,他可是一個好大喜功的皇帝,一想到能收遼國皇帝做小弟,還能得這麼多便宜,不禁是心花怒放,稍稍點了下頭。
王黼的黨羽紛紛站了出來,贊同王黼所言。
如今王黼的黨羽可是遍佈朝野,而且宋墨泉等人也覺得他說的甚是有理,所以除了李邦彥、高俅等人,幾乎所有人都站了出來。
王黼得意一笑,微微瞥了眼李奇,見其一副目瞪口呆的樣子,還以為李奇被他這驚天妙極給驚傻了,心中更是得意極了。
不錯,李奇的確是傻了,也的確是王黼這番話給驚傻了,但要說是妙計,那他可就是一萬個不贊同,非但不贊同,反而有一種爆粗口的衝動。
李奇真是恨鐵不成鋼,他辛辛苦苦經營着大宋與金國的關係,目的就是為了延緩靖康之變的到
第六百一十九章 昏招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