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胤禛的摺子便送到了御前,非是在康熙的御書房,而是在大殿之上,群臣面前。
&胤禛謹奏:鹽之一道,朝廷之所謂「私」,乃不從乎公者也;今官與商之所謂私,乃不從乎其私者也。」
「……土商隨在設肆,各限疆域。不惟此邑之民,不得去彼之邑,即此肆之民,亦不得去彼之肆,豪據壟斷……」
&數萬之稅非私,而負升斗之鹽則治之國典,械之刑獄……」
看着胤禛神色冷峻,侃侃而談,站在一旁的胤禎臉色越來越難看,最後變得鐵青——胤禛的這篇摺子,分明是在打他的臉。
而康熙臉上卻看不見任何表情,靜靜的聽他說完,罷了淡淡道:「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胤禛朗聲道:「這些私鹽巨商,今日敢劃地為界,明日就敢佔山為王!若不及早徹查整頓,久而久之,我朝鹽政廢矣!」
康熙問道:「你認為,何人可擔此重任?」
胤禛微微一頓後,斷然道:「此事唯八弟可足勝任!」
康熙臉上慢慢露出笑容,這件事,唯有胤禩能做?錯,還有胤禛能做,甚至能做的更好,胤禛如今不自薦,卻薦胤禩,這是為何?胤禛從來不是偷奸耍滑的人,這件事是他提出來的,又棘手之極,卻推到胤禩頭上,卻又為何?朝中凡是出色一些的皇子,都會時常派去各地辦差,只一人例外,只因此人需坐鎮京中……
康熙的目光落在李德全身上,李德全會意上前,從懷中取出一封聖旨,開始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今冊為太子。欽此。」
此聖旨一下,不僅滿朝文武皆驚,連胤禛都愣在當場:他昨兒才下了決心,便是不能得天下,也要為這天下,為這大清,做點什麼。他以為還要下無數功夫來能挽回聖心,卻萬萬想不到,康熙的決斷來的如此之快,甚至在他下定決心之前,康熙的聖旨便準備好了……這一切,恍如夢中。
便是他從今以後再無子嗣,康熙也願意選他繼承大統?還是康熙只是用他做擋箭牌,給他真正中意的人成長的時間?
但是,無論如何,坐在這個位置,他終歸能做更多的事……
&子爺,接旨吧?」
直到李德全恭敬的聲音傳來,胤禛才豁然驚醒,抬頭望向康熙,卻見康熙一雙眼也正看着他,似乎對這個泰山崩於前也不變色的兒子終於被他驚了一次,覺得分外滿意。
「……兒臣胤禛,領旨謝恩。」
捧着聖旨緩緩起立,滿朝文武皆跪:「臣參見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從今天開始,他胤禛,便是太子了……這大清的,半個主人。
不同於當初胤礽時康熙只在朝上說有意復立太子,令欽天監選定吉日,這次,卻是朝上直接冊封,雖尚未舉行大典,但是他已經是名正言順的太子了。
康熙忽然立淡出朝廷許久的胤禛為太子,朝臣剛開始還有些意外,等反應過來以後,又覺得理所當然。
自古立太子,立嫡立長立賢,論嫡,胤禛是皇后養子,除了廢太子胤礽,只有他出身最高;論長,皇長子、二子、三子均被圈禁,他排行四;論賢,且看他這些年的政績,但凡是皇上交他的差事,不一定是漂漂亮亮,但是一定是妥妥噹噹的:清理戶部,這麼難啃的骨頭硬是被他啃了下來;親去災區推廣番薯,救活無數百姓,那些人誰不當他是再生父母?還有一道密折制,讓大清吏治風氣為之一清……這樁樁件件,任意拿一個出來,便能將其他皇子都比下去了。他若不做太子,還有何人能做?
直到周圍的人魚貫而出,胤禛才發現已經退朝了,微微頓了頓,向康熙離開的方向追去。
還不等他開口,康熙道:「你如今已然是太子,鹽商之事,你自己斟酌着辦就是了,想派誰去就派誰去吧。」
胤禛低頭應了,他還是有些不能適應自己的身份。
卻聽康熙突然笑道:「環兒昨兒還說,他是郡王,你是貝勒,你管他不着……這下可能管的着了。」
胤禛不由苦笑,別說自己現在是太子,只怕便是做了皇帝,也是管不了那小東西的……
……
胤禩看着端坐在自己書房上首的胤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