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會要出去一趟,先將這章放上,回來之後就會改的,請大家見諒。
你想,那乾隆聽了能不高興麼?人生七十古來稀呀,七十大壽如果有班禪親自祝壽,那必然會使祝壽活動大放異彩呀。乾隆當即命和珅擬詔。和珅用滿、藏、漢三種字擬好了詔。乾隆見了更是高興啦。為了獎勵和珅卓越的外交才能,乾隆任命和珅為理藩院尚,管理蒙、疆、藏事務及外交上的一切事宜。不但如此,乾隆爺知道班禪要來,就想到了一個問題:班禪住哪兒?北京有他的駐地——西黃寺,但承德避暑山莊沒有,沒有班禪的駐地,誰來修建?換誰誰也幹不了這個工作,當時乾隆爺命令和珅,你負責給我建造六世班禪在承德的駐地,給他專門建造一個宮殿。現在這個宮殿(須彌福壽之廟)還在承德避暑山莊。須彌福壽之廟共佔地三萬七千九百平方米,整個建築,採用了日喀則扎什倫布寺的風格。建造在山麓之上,在寺廟正中,建大紅台一座,以此為中心,把整個院落分為前中後三個組成部分,前部建有碑亭,後部建琉璃萬壽塔,依循山勢,逐次升高:廟的前部建築由五孔石橋、石獅子、山門、碑亭、琉璃牌坊組成。周圍建有圍牆環繞,左右建有東西掖門,上面按照中式宮城的格局建有樓台。這座廟坐北面南,正中的大紅台與東紅台,吉祥法喜殿相毗連。交相輝映,相得益彰,給人造成一種輝煌莊嚴的感覺。乾隆細細看過後,連連稱讚,命和珅加緊督造,財力、人才悉聽他調用。歷時不到一年,「須彌福壽之廟」建成開光。這就是和珅督造的「須彌福壽之廟」,換別人這個工作做不了,因為你建造你必須符合西藏喇嘛教的規矩規章,而且又要適合中土的風俗,這個工作只有和珅來做。
想一想,也是。諾大的一個朝廷,流利地掌握四種語言的人,他不見得會為官;會為官的人呢,他又不見得能流利地掌握四種語言。兩者都精通的呢?諾大的乾隆朝只有一人——和珅。
2.外交事務:不辱使命。
正是因為如此,和珅於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出任理藩院尚,總理清政府的民族事務和外交事宜,他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使命。
早在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當時還是吏部侍郎的和珅就在朝鮮使者的心中留下了鮮明的印象。據朝鮮使者記載:「皇帝乘馬執鞭過臣等所望處,間不過五、六步。顧謂侍臣曰:彼是乾隆使臣乎?有一黃衣者對曰:『然矣』,衣黃者聞是吏部侍郎和珅雲。皇帝遽曰:『通官前來』。則衣黃侍臣謂通官曰:『使臣何為起對?』皇帝笑曰:『朝鮮禮法。例如此矣。』」此次後,和珅與朝鮮使者接觸頻繁,以致於我們在朝鮮使者的多種記述中經常可以看到和珅的名字,成為我們現在了解和珅的一份很重要的歷史資料。
在和珅的外交事務中,最為有名的便是與英國使臣馬戛爾尼鬥智鬥法的故事(參見)。
五、本職工作:無人能敵
和珅非常清楚地知道,乾隆皇帝畢竟是一代名君,在他面前展現才華,並不僅僅是靠誇誇其談,紙上談兵就能實現的,必須要拿出真實才幹,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使之無人能敵才能真正打動乾隆的心。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使之無人能敵,就成為和珅博得乾隆皇帝垂青的第五項基本條件。
能夠典型的體現出和珅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使之無人能敵的是下面的幾件事情:
1.處理李侍堯案。
李侍堯,字欽齋,漢軍鑲黃旗人,他的父親李元亮擔任過戶部尚。李侍堯在乾隆初年曾被乾隆接見,先後出任軍機處章京,熱河副都統,工部侍郎,戶部侍郎,廣州將軍,兩廣總督等職,此人精明幹練,頗有才略。史上記載他:「短小精敏,過目成篇。見屬僚,數語即辯其才否。擁幾高望,語所治肥瘠利害,或及其陰事,若親見,從皆悚懼。」說他有過目成篇的本領,接見下屬的時候,只幾句話就可以從中看出下屬的才幹如何。因此,乾隆對他頗為倚重,曾先後委以重任,歷任兩廣、湖廣、雲貴三省總督。這樣的人難免恃才傲物,再加上年高位重,更是看不起別人,尤其像和珅這樣的青年官吏,他從未放在眼裏。
曾任雲南糧儲道與貴州按察史的海寧,因為與和珅關係不錯,經過和珅的關照被調任奉天府尹。他上任之前,特意到和珅府上拜望,感謝和珅把
第557章 較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