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一方面來說,明朝的皇帝又是該罵的,因為其既然做了皇帝,受天下奉養,卻又沒做到『讓百姓安居樂業』,這已經是其『失職』之處,被亡國也正常,只是苦了那些無辜百姓,落入到滿清這個高舉屠刀的劊子手手中,勉強活下來,也是被剃了鼠尾巴,猶如被打斷脊梁骨般地苟活下來……
清朝能綿延兩百餘年,只比明朝短几十年,一方面是因為紅薯、玉米、土豆這些高產作物,給老百姓帶來了可以活下去的糧食,另一方面,就是因為『剃髮令』了。
畢竟,一群被被打斷了脊梁骨的『奴才』,自然是比一群有自己尊嚴的『百姓』溫馴,並且好治理得多了……」
范永年:「……一頁書我謝謝你!」
媽個雞,連清朝延綿這麼久,都總結出其道理,並且特麼地似乎無懈可擊的樣子,還讓我們這些人怎麼清吹?!
尤其是最後一句……
「當然了,這只是集合一眾明、清史研究者得出的推測,未來我們將不斷完善這方面的資料,如果有其他被證明正確的觀點,同樣會在徵求原創者同意的基礎上,加入到這些資料庫中……」
連「最終解釋權」都放出來了!
范永年一瞬間覺得自己就是個廢物!
一輩子研究的明清史,花了幾十年,研究出一堆無人信服的「成果」,還沒有一頁書糾集一群「史學研究者」幾十天得到的結論能服眾,這簡直就是赤果果地打臉!
「一頁書!」
范永年猶還記得,當初有記者問《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以前的明史學家,不都是要研究一輩子明史,不到一定歲數,比如說50歲,就不動筆的嗎?
結果作者回答得很乾脆:「就那點東西,哪用研究幾十年?」
這樣的話,當時給明史圈帶來很大的衝擊,一些靠明史吃飯的人,不知罵了那作者多少回。
現在,來了個更狠的一頁書……
簡直就是夭壽!
……
飯碗被砸,范永年整個人都不好了,但這,同樣還只是開始……
在明朝地圖開始顯現東林黨的醜事後,帶來的衝擊,不亞於徹底顛覆人們心中的「明史」。
原來,讀書人也可以是害民賊!
原來,那些看似斯文、錚錚鐵骨、精通文略的相公們,才是這個國家,最大的敗類!
原來,那些閹黨,同樣給這個國家做出過貢獻!
一時間,「明末類」網絡迅速增加,幾乎把東林黨那些人扒了個乾淨,人們這才見識到這些文人的無恥下流。
……
「一群衣冠禽獸,就因為投降了滿清,做了漢奸,又手握編《明史》的權利,就把自己這些敗類美化,將鍋全都甩到了明代皇帝、閹黨身上……
吳三桂是大漢奸,這誰都知道。
但同時期的漢奸那麼多,有因為當不成官,就用畢生精力,坑死自己祖國,造下無邊殺業的『第一漢奸』范文程;有因為貪圖權利,就上呈『剃頭令』的孫之獬。
在這兩個絕世大漢奸面前,吳三桂連毛都不算一根。
可為什麼後世大多只知道『大漢奸吳三桂』,對范文程、孫之獬,卻知之甚少,甚至於在那些滿清電視劇里,范文程還一副『錚錚鐵骨』的忠貞之臣形象?對於孫之獬,更是少有人聽過其名字?
還不是吳三桂後來反清,被滿清大肆抹黑的緣故?
事實上,吳三桂反清後,戰略得當,並沒有拉大戰績,而是盤踞南方,不斷消耗旗人兵力,一直在打勝仗。
直到他後來病死,清朝這才反攻,殺了他的繼承人。
後來清朝刻意淡化這段不光彩歷史,讓許多人以為康熙輕鬆拿下吳三桂,歷史真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勝利者可以隨意打扮。」
……
一時間,隨着一頁官網上,資料庫越來越豐富,整個輿論的風向,簡直是180度地大轉彎!
原本那些電影中的明末文臣,一下子變得臭不可聞,被喜歡看歷史劇的人,各種鄙視。
反倒是原先被當成反派**oss、威風
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誰是漢奸?